同光名伶十三绝是哪些人【同光名伶十三绝是由谁创作的】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哪些人【同光名伶十三绝是由谁创作的】

360行行行出状元,将事情做到极致便是专业,将专业夜以继日地坚持,一定会被行业认可。过去,生旦净末丑都属戏子伶人,下九流的行当。如今它们经过时光的洗礼,成为国粹。而清朝的同光十三绝就是行业典范。这十三绝都是什么人?衣钵是否有人继承?

“十三绝”顾名思义是十三位在行业内做到巅峰的存在,在当代这样的存在必定是国宝级人物,但在清朝年间即便再厉害也不逃不过戏子伶人被当作玩物、玩意儿的宿命。可就是因为这十三个人的坚持才有了如今的国粹京剧。

一、老生鼎立

现在能看到的同光十三绝画像是由画家沈蓉圃绘制的。画面上是刻画了十三位行业典范的剧装扮相,经久流传。第一位是京剧演员程长庚,他专攻老生刻画过经典剧目《群英会》中鲁肃的形象。同时他对徽剧也有很深的造诣。

第二位也是以老生扮相闻名的“四喜班”张二奎,张二奎的经典代表作是《一捧血》中的莫成。这位老生曾在道光时期任公职,却是十分爱戏。也因此得罪了上司被贬成平民,24岁的时候张二奎下海创立奎派。自此一唱成名,成了“四喜班”的台柱子。

第三位是戏剧老生卢胜奎,此人是仕宦人家的少爷,自小酷爱戏曲。无奈家人不支持,只得先走科举之路。天不遂人愿,科举三次皆落榜。自此父母家族不再多加管束,任其发展。进入梨园后他隐去自己的真名,以《战北原》中诸葛亮一角红遍梨园。

当时的四喜班张二奎已经名声大噪,同唱老生,卢胜奎得到了“三庆班”班主程长庚的真传。给自己起名“胜奎”的含义也是要胜过张二奎,梨园内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程长庚、张二奎、卢胜奎三人都是以老生著名,虽然存在竞争,但也互相扶持,共同发扬戏剧文化。

第四位是老生杨月楼,如果说卢胜奎继承了程长庚的衣钵,那杨月楼无疑是继承了张二奎的衣钵。杨月楼以《四郎探母》的杨延辉为代表形象,在师傅张二奎的基础上兼并了程派程长庚的戏腔唱法,自创“老杨派”。同时,杨月楼也是梨园公会的第一任庙首。

二、武生小生

第五位是武生谭鑫培,他是谭派的创立者,对京剧的传承上起下有传导作用。他出生在戏曲世家。父亲谭志道专工老旦老生,谭鑫培是家中独子,以武生闻名。其出演的《定军山》也是中国第一部拍成的黑白电影。谭鑫培也是十三绝中唯一的武生。

第六位是小生徐小香,他为徽调、昆腔演变成京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扮相一般美轮美奂,将富家小生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群英会》里的周瑜,真真是英气十足的翩翩公子。他和程长庚一直被誉为“戏搭子”程长庚去世后,他便熄戏,以培养下一辈为主。

三、旦角分工

第七位花旦梅巧玲,此人是梅派大师梅兰芳的外祖父,自幼家境贫寒。被辗转卖过几手,曾被一江姓人家认作义子,却饱受摧残。后来入了梨园学习旦角。学成后,成为四喜班的当家人。他一反梨园惯例,对徒弟从不苛责 照顾有佳。带出来的徒弟皆感念其慷慨

第八位是专工青衣的时小富,他自小学习青衣唱法,和梅巧玲并称“四喜班二绝”带出的徒弟也是人才辈出。其刻画的《桑园会》罗敷一角成为经典。但是,时小富在庚子国难的时候身体状况已经日愈衰弱,又被八国联军一番恐吓,悲愤交加撒手人寰。

第九位是青衣花旦余紫云,他的父亲是老师三鼎之一的余三胜,他的儿子是余派老生创始人。他自己也因为收集古玩这一爱好,淡出梨园界,专心培养儿子余叔岩。他在《彩楼配》中塑造的青衣花旦王宝钏深得人心,被广为流传。

第十位朱莲芬,专工旦角。其在《玉簪记》里扮演的陈妙常容光焕发,将人性格描绘描绘得细腻至极。而他本人也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十分精通。曾为师傅潘祖荫代笔,求画者无从分辨真伪。可见其在此方面也造诣颇深。

第十一位老旦郝兰田,与谭鑫培的父亲同为老旦奠基人。原来是学习青衣的,因为某场演出上老旦唱腔被台下观众起哄,临时救场。获得一片叫好称赞之声。自此便由青衣改唱老旦,也是由他开始,老旦的地位在梨园界一升再升,逐渐被大家重视。

四、第一丑角

第十二位和第十三位都是丑角扮相。在当时虽然整个梨园地位都低下,但在梨园内部也是有等级划分的。丑角无疑是大家都排挤的角色,而刘赶三、杨鸣玉两人都是专工丑角儿的大师,二人一同被画入同光十三绝中。

刘赶三别名刘保山 从小爱好读书,但屡考不中,心灰意冷下自毁形象扮演丑角。却在梨园内打开了名声,也开辟了一方新天地。他扮演的丑角被各个戏剧班子争抢。真是扮什么像什么,梨园内称他为“天下第一丑”,后来传入民间,百姓们口口相传。

杨鸣玉是同光十三绝的最后一位丑角,如果说刘赶三是天下第一丑,那杨鸣玉一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杨鸣玉的扮相,总能丑到广大观众的心里,好似杨鸣玉就应该是他扮演的这个角色。换另一个角色的时候,大家还是觉得理应如此。

杨鸣玉的闻名起源于五毒戏,五毒的神态身形被杨鸣玉演绎得面面俱到,真是他扮演蜘蛛就是蜘蛛 他扮演的蜈蚣就是蜈蚣。除去服装音乐的搭配,这与他本人平日里的刻苦练习也是分不开的。舞台就是生活的缩写,戏曲也是生活的一种表现。

五、总结

同光十三绝各有各的特色,他们的门第出身、经历成长各不相同。但却同时选择进入了被世人认为是下九流的梨园行业。在行业内各自学习,彼此合作,互相成就。在当时的年代他们引经据典,改编戏剧。一方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面以行动抵制侵略者。

更有甚者,不愿屈服于侵略者以生命为代价表达自己的不满。同光十三绝行为更甚,他们都是最早期京剧的奠基人,也为京剧舞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继承者,继承他们的衣钵世代传承下去。让更多后人通过戏曲追溯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