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源流庞杂,史实和艺术创作杂糅其间,经过时间的发酵,以至于无法厘清。
清代俗曲文人华广生,编写了一部俗曲集《白雪遗音》,第一次将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列为“四大美女”,现在的“古典四大美女”就是延续了这个说法,可以说是成了历史国俗民粹。
然而,我们所熟知的貂蝉,实际上只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而已。貂蝉、吕布与董卓的三角故事,《三国演义》中描写的绘声绘色,实际上它最早脱胎于宋元时期的《三国志平话》。
“平话”是瓦舍之间的所谓“民间艺术”,它取自历史却不同于历史,为了取悦听众,中间会有很多对历史的改编和演义。《三国志平话》所出较早,所以这里面貂蝉的故事还比较简单。
其说:
貂蝉姓任,小字貂蝉,本为吕布之妻,后流落至王允家中为婢,王允遂作“连环计”,先许吕布后献董卓,吕布在董府见妻貂蝉,大怒,遂提剑刺死董卓。这里整个计谋,貂蝉都是不知道的。
到了元曲当中又引申出了很多桥段,过程也就变得复杂得多。比如《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其说:
貂蝉,本姓任,小字红昌,忻州任昂之女,灵帝时选宫女被选入宫,掌貂蝉冠,故又得名貂蝉。后灵帝将其赐予丁建阳,丁建阳配吕布为妻,黄巾之乱时夫妻离散,貂蝉沦落至王允府中为婢,王允视之为亲女。
王允得知其身世以后,与蔡邕、杨彪、貂蝉定“连环计”,先许吕布后献董卓,貂蝉为报答王允恩情,情愿配合他演这出戏,诱导夫君吕布刺杀董卓,后遂有刺董之事。
《三国志平话》故事简单,漏洞也少,至《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时,增添了貂蝉身世及许多枝节,虽精彩则已,然而漏洞百出。但两者之间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就是貂蝉本吕布之妻,《平话》因为这个设定而情节不好施展,《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将此情节延伸则其文不逊雅。
这说明,貂蝉本为吕布之妻这个设定,本就是最早的历史民间传说。至《三国演义》中,为了行文的流畅和故事的精彩度,则删去了这个设定,以貂蝉为王允侍婢,后冒称“亲生女儿”以献董、吕。
所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最精彩的,以至于以史家笔法补之于《后汉书•王允传》中都不失流畅。而其源流则要追溯到《后汉书•吕布传》中的一段历史空白,其文曰:
“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这个侍婢,就变成了民间传说中貂蝉的原型,罗贯中也是以这段记载,以及《王允传》《董卓传》中的一些相关细节,来完善《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形象。
按黎东方所说,貂蝉不应该是人名,本为后宫之内女官的官名,所以,王允府中不可能有这么一个侍婢,反倒是董卓府中有可能有这样一个人。因为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董卓曾经“奸乱公主,妻略宫人”,所以他是最有可能将一个宫女弄到自己家里去的。
貂蝉为汉女官名一说,黎东方先生当有所依据,其官或如《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解释的,为宫中掌貂蝉冠之女官。
“貂蝉冠”在汉末当为人尽皆知的通俗词语,所以倘若貂蝉真有其人,这并非其本名必矣。
宋陆游有诗道:“百链刚非绕指柔,貂蝉要是出兜鍪”。
典出《南齐书.周盘龙传》,说兖州刺史周盘龙因年老告解,见许,还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齐武帝萧赜戏之曰:“卿现在戴貂蝉冠,跟以前戴兜鍪比起来怎么样?”,周盘龙说:“今天戴貂蝉正是因为以前戴兜鍪换来的”。
据《太平御览•服章部》考“貂蝉”:
”赵武灵王胡服也。其後秦始皇破赵,得其冠,以赐侍中。高祖灭秦,亦复如之。“
汉时侍臣皆戴貂蝉,本为冠上的金蝉貂尾饰品,后来渐渐演变成达官贵族所戴冠名,即所谓”貂蝉冠“也。“狗尾续貂”一词即源于此冠,据《晋书》所说,司马伦篡位,同谋之人包括奴仆都加以爵位,以至于朝会之时“貂蝉盈坐”,所以当时的谚语就说:“貂不足,狗尾续”,借以讽刺司马伦政权。
最后,我们来还原一下三国故事中的“貂蝉”,据史料记载,真正的貂蝉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汉末后宫中有女官“貂蝉”,负责掌管宫中的“貂蝉冠”,后董卓进京,“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貂蝉即为董卓所侵占。董卓脾气暴躁,曾经因为一点小事不快,而拔戟掷吕布,幸而吕布矫健得以闪躲。
后吕布为董卓宿卫中阁,见貂蝉美貌而与之私通,吕布心怀惴惴,恐事发被害。恰逢王允等人正密谋暗杀董卓,便与之联合,设计除掉了董卓。
只有这样,才能将“貂蝉”历史无缝串联起来,故而,若真有“貂蝉”当为此私通吕布之侍婢,不过历史上没有将此二人合一的可靠记载。宋元时期貂蝉的故事,或出于此段历史的民间传说,或出于说书人的杜撰,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