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年前王朝的更迭,已将中古时期中国最伟大的都城给摧毁。但是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大唐长安城跃然而出。这是一座规模宏大,设计极为细致,市井生活井然有序的大都市。一条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东西均衡对称。这座城市是我国中央集权的标志,也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城市的典型。理想的地形造就出辉煌的都市,这一切都是天作之和吗?
一、六条高坡成就一座大都市
唐长安城的前身是隋朝的大兴城。隋朝的历史极短,仅仅30来年就灭亡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隋炀帝是一个不学无术,只会享乐的皇帝。其实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隋朝是很有作为的朝代,它成功地结束了中国近300年来的乱世,完成了南北方的彻底统一。
我们常说的唐长安城,其实就是隋文帝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的杰作,唐代的辉煌也掩盖不了隋朝的光辉。
581年,杨坚将都城定为在长安城,但因为当时汉代长安城年久失修,所以不得不考虑重新设计一个新的城市。最后选择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南坡兴建新都。杨坚在建立隋朝之间被奉为“大兴公”,新都于是便取名为“大兴城”,寓意永远昌盛繁荣。
西安东南高,西北低,浐河与灞河发源于秦岭,受到了地形的制约,纵贯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流入渭河。这些河流将西安切割成了大小不一的平原,龙首原就是其中之一。
龙首原位于今天西安城中部,它正好处于汉代长安城与隋代大兴城之间。汉长安城在这块平坦开阔地的北部,唐长安城则立于它的南部。
从龙首原到南部的少陵原之间就是唐长安城,也就是隋大兴城的所在,这块位置整体地势平坦,被河流切割成了六道岗坡,它的海拔从北往南,从西往东之间约为400-450米,将都城建立在这里,对设计者来说有极高的考验。
从地势来看,唐长安城南高北低,很利于水源的供给,同时这座城市还遵循了《周易》的原则,对城市的风水进行了详细了考究。
透过唐长安城的平面图,我们的脑海中就可以勾勒出当时城市的具体的样貌,从唐长安城六个坡的高度来看,地势从南到北依次降低,宫城所处的位置就相对较低。不把宫城设计在海拔高的位置,或者另有原因。
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来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紫微星(我们熟悉的北京紫荆城设计也是源于这个道理),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边共有15颗其他的行星相互环绕。而紫微宫就是皇宫的意思,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王与天上的星宿相对,所以皇宫只能被安排在北面。
二、唐长安城的内部建构
后来,唐帝国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安城进行扩建与改造,使其成为了占地84平方公里的大都城。唐长安城在人口峰值时,人口多达百万之多(加上当时的流动人口)。全城大体为方形的布局,以坐落在北部的宫城为主体,皇城、宫城与外部的郭城依次展开。
唐长安城每面城墙都会开三扇大门,这样是沿袭了汉代的制度。一条宽约150米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将都城分为两边,街东部与西部各有50个以上的坊组成。坊的数目与位置的排列,面积的大小以及形制等,都是左右对称,宛如棋盘。
各市约1平方公里的面积,四边都修筑有围墙,坊市里面各有东西、南北向的四条大街。管理两市的衙署设置在市的正中央,两市之间店铺与货物鳞次栉比。时东、西两市共有商铺220行。
这些商铺有唐帝国的人,也有外国来的商人,他们经营的行业有药行、肉行、杂技、酒肆等。东、西两市除了进行物资的交换外,还有买卖奴婢的市场,同时这里还是政府行刑一些犯人的场所。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长安城被叛军占领,这场战争也让长安城遭受了重大的打击,虽然不久以后,唐又重新收复了长安,但长安城的辉煌与荣光,自此开始走向下坡,再后来经黄巢、朱温等人的破坏,唐长安城渐至面目全非,至宋代之后彻底衰落。
小编说
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的,隋代将大兴城设在龙首原以南的位置,从选址以及当时的城市规划来看,这个设计几乎都是首屈一指的。今天的西安地铁还有龙首原这个站点,只是相较于唐代,由于生态的变化,今天的龙首原已经小了很多了。唐长安城的一个突破就是,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的东西对称格局,其实中轴线的格局设计起源于北魏,但是唐长安城将这个理念提升到了极致。东西对称的里坊格局,以及东市与西市的建构,都可以看到唐长安城设计理念的精湛与大唐帝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