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什么特产
1、手把肉
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即用手把着吃肉之意。羊、牛、马、骆驼等牧畜及野兽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讲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手把肉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这种草原牧区牧民们的传统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据明《夷俗记·食用》中云:“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
做“手把肉”多选用草原牧场生长的两龄羊,采用传统的“掏心法”宰杀,因为这样宰杀的羊由于心脏骤然收缩,全身血管扩张,肉最鲜嫩。宰杀后把羊带骨分解成若干小块放在清水锅里,不加盐等调味佐料,用旺火煮,待水滚沸立即出锅上桌,蘸芝麻盐食用,其肉鲜嫩,原汁原味。但目前推出的“手把肉”煮好后大多都再进行二次加工,将大块再分解或小块,辅以盐面、米醋、花椒、八角、味精、辣椒油、姜丝、葱段等调味佐料进行特殊烹制后再食用,其鲜嫩不变但味道更加独特。
2、蒙古奶酪
蒙古奶酪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
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就工艺而言,奶酪是发酵的牛奶;就营养而言,奶酪是浓缩的牛奶。奶酪也是中国西北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在内蒙古称为奶豆腐,在新疆俗称乳饼,完全干透的干酪又叫奶疙瘩,世界出口奶酪最多的国家是荷兰。
3、古发菜
古发菜是宴席上贵重的菜肴,历来受到人们的赞扬。白居易写道:“仰窥不见人,石发垂如鬟。”李笠翁在其《闲情偶集. 饮馔部》中称:“菜有色相最奇,而为本草食物志诸书之所为载者,则西秦所产之头发菜也。”鄂尔多斯是发菜的故乡。一场雨水过后,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土地潮湿,发菜便吸吮着水分,慢慢膨胀变大,就像缕缕乱发,迅速地在地面上铺展开,黑如漆,细如线,柔如锦,广袤的土地马上就变成了蓝绿色和橄榄色。天旱阳燥时它便处于休眠状态,丝状体不分枝,丝弱体细。由于发菜营养价值高,十分珍贵,被誉为“荒漠之珍”、“高原之珍”、“戈壁之珍”。每100克发菜中,含有蛋白质20.3克,碳水化合物56.4克,钙2560毫克,铁200毫克。由此可见,其营养成分高于同量的肉类和蛋类。发菜味甘性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利尿、止咳、解毒,并有滋补作用,对治疗高血压、妇女病、慢性气管炎,促进伤口愈合,都有一定疗效。发菜食用,滑嫩、软脆、爽润,没有异味。鸡、鸭、羊肉腥汤里放入少量发菜,或把鱿鱼、肚尖加发菜做成羹汤,味道鲜美适口。发菜的吃法多种多样。
4、牛皮画
牛皮画工艺是创作灵感来源于那古老而辽阔的大草原,祖祖辈辈放牧牛羊的草原人创作了大量精致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皮画用的画纸是用优质的整张牛皮,经过传统工艺精致而成,再在皮上彩绘。也可依据客人的要求定制:皮画最可以追溯到游牧民游族,逐水草而居时期,经过漫长的演变,如今皮画除保持古朴韵味外,更加溶入现代民族工艺技法,成为一种难得的馈赠佳品和高雅的室内装饰品。
5、山羊绒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外表皮层,掩在山羊粗毛根部的一层薄薄的细绒,入冬寒冷时长出,抵御风寒,开春转暖后脱落,自然适应气候,属于稀有的特种动物纤维。羊绒之所以十分珍贵,不仅由于产量稀少(仅占世界动物纤维总产量的0.2%),更重要的是其优良的品质和特性,交易中以克论价,被人们认为是“纤维宝石”、“纤维皇后”, 是人类能够利用的所有纺织原料都无法比拟的,因而又被称为“软黄金”。世界上约70%的羊绒产自中国,其质量上也优于其它国家。
山羊绒纤维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没有髓质层,虽也有不规则的卷曲,但卷曲数较细羊毛少,纤维平均直径为15——16微米,长度大多为35——45mm。山羊绒的强度、弹性均比羊毛好,但对酸、碱和热更为敏感,即使在较弱的处理条件下,纤维的损伤也较明显。
6、蒙古刀
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用具。吃肉、宰牛羊用它,有时也当作生产工具。经常戴在身上,既是牧民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又是一种装饰品。
刀身一般以优质钢打制而成,长十几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钢火好,刃锋利。
刀柄和刀鞘很讲究,有钢制、木制、银质、牛角制、骨头制等多种,有的还镶嵌银质、铜质和铝制的花纹图案,有的甚至镶嵌宝石,也有的还配有一双兽骨或象牙筷子。
它既是实用的工具又是非常具有装饰意味的工具。
7、黑瓜子
黑瓜子,葫芦科植物西瓜品种之一籽瓜的种子。民勤县著名的特产。民勤以盛产大板瓜子而享有“黑瓜籽故乡”之美誉,所产瓜子以其片大、皮薄、板平、 口松、肉厚、乌黑发亮、味香隽永、品质优异等特点而著称,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8、挂毯
中国西北地区自古有将地毯挂在墙壁上的习俗 ,有的作为帐幕,用于御寒或装饰。中国最早的壁毯实物是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国遗址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平纹编织“人物头像”地毯残片。20世纪初,北京、天津也少量生产具有国画艺术风格的壁毯。60~70年代,壁毯生产发展较快 ,北京、天津、上海和内蒙古等地制作了不少具有油画艺术风格的壁毯。1974年,天津制作的大型长城壁毯,宽10米,高 5 米,重 280千克,是中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礼品,陈列于联合国总部大厦休息厅。
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壁毯是 11世纪法国制作的巴约壁毯。它是一幅以历史战争为题材的人物画壁毯,用羊毛线和亚麻线平纹编织而成。20世纪以来,现代派画家毕加索、马蒂斯等也曾参与壁毯画稿的设计。欧洲传统的平纹编织壁毯已日见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手工编结工艺、抽象派艺术风格的纤维艺术壁毯。
9、鼻烟壶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中,加入麝香等名贵香辛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因为鼻烟放在鼻烟壶里容易发酵,所以一般把它用腊密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开始出售。烟味分五种:膻、糊、酸、豆、苦。鼻烟有紫黑、老黄、嫩黄等多种颜色,气味醇厚、辛辣,具有明目、提神、辟疫、活血之功效。有黑紫、老黄、嫩黄等不同颜色,嗅之气味醇厚、辛辣,据说有明目、提神、辟疫、活血之疗效。烟草是由美洲经吕宋,在明代万历年间流传至我国福建的,当时称为淡巴菰或淡巴菇。
10、马奶酒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功效。被称为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