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i7-4790在5年前算什么级别,更高级的又是什么型号呢
5年前的产品能4核8线程,在那个时候犹如现在的9980xe吧,记得那时候流行双核和4核产品,大多数都是单线程,能买到英特尔4核8线程的处理器,那是大大的土豪啊,就说现在流行的9900k,数据才多一倍了,挤牙膏的名声果然有道理,要是没amd做对手,它得出5核10线程的i8处理器了,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本人刚巧在5年前购买了恶魔峡谷4790和4790K,在当时来说,intel出这2款U可谓诚意满满,价格控制在2000左右,性能方面,在半年后推出的5代和1年后推出的6代都被这颗U的光辉比了下去,intel的挤牙膏,牙膏厂的称呼被谩骂一条街。甚至到了7代,7700和7700k和这2颗U,在工艺功耗方面是完美压制4代,但在++上却是互有胜负。一颗横跨了3代架构的U性能完全不输新款。
在当时来说的话,因为还没有i9,可以算是i系列的顶级了,更好的当时应该是5960X,需要搭配X99主板,起步8000元,性价比极低
在当时来说的话,因为还没有i9,可以算是i系列的顶级了,更好的当时应该是5960X,需要搭配X99主板,起步8000元,性价比极低
有没有进步还是比一下同价位的性能吧...
i7 7700k和i7 980x当然没法比,因为7700k的同级产品是i7 870...
到酷睿i3 i5 i7的时候,进步还是很明显的,从二代酷睿开始才真正的基本毫无提升。
从ivb开始,无论是啥计算,啥游戏,同频率下都拉不开差距,包括avx2指令集,i3都普及了...
hsw到kbl的ipc基本都没有提升,但是在功耗上却做的很好,所以xeon每代的进步是立杆见影的。18c-22c-28c。
至于消费级为什么这个德行?态度问题。
最近几年还有人嚷嚷摩尔定律失效,实际上4790k到6700k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70%左右,为什么性能基本没变呢?
全加核显上了。
i7-4790这款处理器在5年前就相当于英特尔消费级CPU次旗舰的存在,如果放到现在差不多就算是i7-8700或者i7-9700,仅次于不锁倍频的K系列i7处理器。i7-4790其实是当年i7-4770的升级版,两者都是4核8线程,4790主要改进了工艺,提升了默认频率,是2014年频率最高,性能最强的消费级i7处理器之一。
i7-4790更高一个级别的处理器自然就是4790K,4790K除了不锁倍频可以方便超频以外,默认主频达到了4Ghz,最高睿频4.4Ghz,而4790频率就低了不少:3.6-4Ghz,这也拉开了和4790K之间的差距,不过在22nm工艺下,4790K基本上已经接近了极限频率,处理器的功耗发热都很高,如果没有优秀的散热器很难压住,而对于大多数用户和游戏玩家来说,i7-4790的频率已经够用,发热和功耗也没有那么高,用起来更省心。
由于5代酷睿14nm工艺的难产,直到2016年的i7-6700推出后才算是正式替代了i7-4790处理器,但是由于4790的默认主频很高,所以6700系列也没有占多大便宜,只有搭配高频DDR4内存的情况下才能明显胜出,其实i7-4790的性能放到现在也不弱,很多游戏玩家仍然拿这颗CPU搭配高端显卡使用,除了功耗发热大一些,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
优点有很多,我说说我用完后的感觉:1.4790k是refresh版的i7,在四核的i7中绝对是ace,这i7性能几乎可以驾驭你所能涉及的应用,4.0默频,可以睿频,带k字的u可以超一下,其单核性能超强,一些比较依赖单核的应用可以得到极限发挥! 2.此u价位也比较靠谱,虽然还不能叫亲民。intel的u众所周知其技术上一直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尤其是高端系列,里面的各种指令和架构是其竞争对手的优势,但是,性能的超越毕竟需要更大的科研成本,所以i7价格是比较高的,但是4790k个人感觉还算是比较科学的,较5960x的7000元比起来,2000元左右的价格,已经可以超越大多数的u了(富帅们请当我没说),而且这一价格基本上比i5多几百元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你喜欢i7给你带来的更快的速度,4790k是相当值得入手的
个人觉得,intel不应该把集成显卡硬塞给用户,虽然有些人用得到,完全可以分成有无两种版本的投入生产,如果能生产一部分无集显的i系列cpu,我想价位应该还可以更低,发热也可以减少一些。虽然说intel不缺竞争力,但这样我觉得还是有借机生财之嫌。。。。。送的风扇不行,自己换的水冷,小超了一下。。
总之,这款u基本是iu民用的巅峰之作了,在各个游戏中表现的爆发力很强,绝对是cpu里的“高富帅”,如果你的米比较多,也比较会折腾,换个好点的板子和店员,搞一套水冷,再超一下战力还会再有大幅提升哦,可以说,4790k是intel第四代u中的最强王者,我很喜欢这块u,目前来看再好的显卡这块u都不再是性能发挥的瓶颈,它是我王者之路的最佳伴侣,此u绝对值得拥有!
CPU的主频和睿频哪个重要?为什么
多核CPU当然是主频更重要了,主频决定CPU每个核心的可以一起运行的速度,而睿频只是锦上添花。现在说的睿频绝大多数是指单核睿频并不是所有核心一起睿频到宣传的速度。
如果是放在几年前的话,或者是睿频加速技术刚出现的那两代,一直以来都是CPU主频(默认频率)是更重要的,因为CPU主频决定着你的CPU上限,也就是在高负荷状态下达到的最大速度,许多超频爱好者就是为了提升这个主频而乐此不疲的为CPU超频。
但是在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发展了几代以后,CPU的睿频和主频拉开的差距越来越大,像I7 2600K主频为3.4Ghz,睿频加速能到3.8Ghz,而最新的I7 8700K主频仅为3.7Ghz,但是睿频最大能到4.7Ghz,差距达到了整整1Ghz;笔记本电脑上的I5 8250U就相差更悬殊了,1.6的主频+3.4的睿频,恐怕很多人根本摸不着头脑,这样的CPU频率到底哪个更重要。
CPU上所标注的最大睿频往往指的是单核负载下的最高频率,而在双核、四核等高负载模式下睿频是要低一些的,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CPU主频只能当作一个基本参考值,在我们日常上网或者写文档时的频率可能要比主频要低,但在我们需要CPU性能的时候,比如处理图片、播放4K视频、玩大型游戏时,CPU实际频率是接近或者达到睿频频率的,这时候才代表着CPU的最大性能,也可以理解为爆发力。
对于现在的英特尔酷睿CPU来说,不必纠结于较低的主频,因为睿频很智能而且提升幅度较大,这些CPU的实际性能表现更接近于睿频的程度。而AMD目前流行的锐龙处理器主频和睿频都比较低,且相差不大,主频相对来说更有参考意义,不过好在锐龙全线CPU都可以超频,频率越低的产品可玩性越强,嫌低完全可以轻松超上去。
对于intel而已主频基本也没啥参考意义了,主要是用来应对TDP环节,也就是功耗。就是说标称的功耗就是CPU运行在主频下的功耗。为了显示自家的功耗低,所有主频设置都比较低,而实际运行情况下都接近睿频了。在主流平台中(115X),Z系列主板(如Z370,Z270等等)即使使用不超频的CPU(非k系列),也可以锁定CPU所有核心在最高睿频下运行。如果是B系列主板使用非k系列就没发让所有核心在最高睿频下运行,会比在Z主板的低,具体频率看型号而定。AMD现在也是这个趋势,只是没有intel做的这么夸张和明显而已。
CPU的主频和睿频都很重要,但是它们的作用不同。主频是CPU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时的频率,而睿频本质上是一种超频方案,为了提高在必要时候的处理性能。早期CPU并没有睿频,为了压榨CPU更多的性能,就需要进行手动超频,设置步骤相对复杂,而且有烧坏CPU的风险。睿频可以根据电脑状态自动选择超频或者不超频,极大释放了CPU的潜力,为不会超频的人也提供了可靠的超频方案 。
CPU的主频和睿频哪个更重要?
首先来区分CPU的主频和睿频
CPU的主频指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 最大睿频是指能睿频的型号其主频的上限。
睿频技术在咱们用户这里简单说就是自动调节的主频在需求cpu的时候就是高睿频反之就低这样可以达到保护cpu和省电的作用
同样级别的CPU,如果主频过低的话,会限制睿频
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 10%~20% 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的一种技术。——是20%主频,如果受主频的局限,仅有睿频是不够的。
手机cpu怎么样才知道超频了?怎么样设置超频
手机CPU超频后,性能会提升,但也会增加耗电和发热,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等问题。
要知道手机CPU是否超频了,可以通过一些CPU监测软件进行检测,比如CPU-Z、AnTuTu等。
要设置超频,需要先了解自己手机的CPU型号和最高频率,然后通过ROOT手机,安装相应的超频工具进行设置。但需要注意的是,超频有风险,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手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手机cpu超频方法如下:
1.超频安卓手机需要用到SetCPU这个手机端的软件,由于CM版本固件已经集成,直接打开主界面,点击”设置";
2.在众多的设置条目中,选择“CM设置”;
3.在CM设置下,选择“性能”这个子项目;
4.然后选择“CPU”,CPU设置里选择“可用的调速器”,调速器的类型就选择“Performance”;
5.然后看到CPU的最小频率设置,红线画出的528MHz是CPU的默认最高频率,我们把CPU的最小频率设置为比528MHz更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实现了CPU的超频。
扩展资料:
电脑的超频就是通过计算机操作者的超频方式将CPU、显卡、内存等硬件的工作频率提高,让它们在高于其额定的频率状态下稳定工作,以提高电脑的工作速度。 超频的英文名称是“Over Clock”,是一种通过调整硬件设置提高芯片的主频来获得超过额定频率性能的技术手段。
以AMD 羿龙II X4 955黑盒CPU为例,它的额定工作频率是3.2GHz(赫兹),其作为一款原生四核处理器,仅通过软件方式便稳超4GHz风冷极限频率,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超频。
求科普英特尔CPU sn前缀L和X的区别
对于英特尔CPU来说,
前缀的X和L是服务器用的志强系列CUP的标识编号,强系列是服务器的CPU.比酷睿拥有更丰富的指令集, 更为出色的性能和支持更多的并发连接数据,特别是在多线程连接的场景中优势相比酷睿更加明显, 唯一不足就是主频较低!也无法超频!最多是有个酷睿加速功能,这是因为服务器CPU需要在全天不关机的工作, 功耗必须控制得当,而主频的高低往往是影响CPU功耗的第一因素,即使服务器CPU无法超频工作,但是只需要“变态”的稳定即可
后缀X和L一般是英特尔“酷睿”系列的CUP标识编号,酷睿系列主要注重的是大部分家用桌面级的消费市场, 这种CPU的主要特点就是“全系列集成CPU”,统称(核显),主频较高,部分型号更具有超频能力, (主要表现在型号后缀带K),甚至也出现了G4560这楼的比肩13级别的CPU,拥有超线程技术, 超频能力较好(统称13)跟至强系列对比,酷睿简化了部分指令集,保留了大部分常用的指令最大的不足就是发热问题了! 因为主频高了,使系统偏向于不够稳定!相对于志强系列,酷睿系列更适合用来打游戏! 市面上绝大多数游戏只会针对酷睿系列CPU优化游戏架构和性能,而忽略了至强系列!原因是因为至强系列主打不是家用的
先来说下志强处理器前缀的含义,
1: X前缀
X系列:TDP功耗为95W或130W;属于高功耗,X系列同时也追求的是多核心处理能力,主频和缓存也同时提高,例如 INTEL Xeon X5690
2. L前缀
L系列:TDP功耗为40W或60W;属于低功耗,L系列注重的单核心和性价比,主频和缓存同时也进行了精简。例如INTEL Xeon X5518
下面介绍英特尔酷睿系桌面CPU型号后缀都有何含义。
1、X后缀
X代表Extreme,中文意思是至尊级,代表同一时代性能最强的CPU。如英特尔® 酷睿™ i9-7960X,酷睿™ i7-6950X 处理器。
2、K后缀
K后缀=解锁倍频且更高性能 自从Sandy Bridge时代Intel限制超频之后,K后缀成为了超频的标志。从i7-2500K开始到现在的 i7-8086K,但凡带K后缀的CPU都解锁倍频,可自由调节。此外,K后缀还代表着同样数字型号的最高规格,比如i7-8700K的性能强于i7-8700。
3、XE后缀——至尊旗舰级
如英特尔® 酷睿™ i9-7980XE 至尊版处理器, 18核36线程,TDP165.0W,2.60 GHz~ 4.20 GHz ,是Intel发烧级平台有史以来核心最多的型号。
4、C后缀
C后缀是五代酷睿的特殊产物 在Broadwell酷睿时代,Intel又搞出了一个新花样,那就是C后缀的五代酷睿。这一代仅有五款桌面级CPU,其中两款带有C后缀,代表了反CPU性能发展规律:CPU性能退步/最强集显GPU性能。也让它成为了酷睿家族之中最具争议的一代。如英特尔® 酷睿™ i5-5675C 处理器。
5、S/T后缀
S和T后缀代表了节能版,其中S代表功耗降至65W,但是频率也相应地降低。比如3.1GHz3.9GHz.i74770S(对比i7-4770K为3.4GHz-3.9GHz)。 T节能版,频率缩水严重 T后缀的CPU在功耗上更加低,为45W或更低,频率也比S后缀的更低。
比如i58500T(2.10GHz~3.50GHz),对比i5-8500(3.0GHz~4.10GHz)。
7、P后缀——弱化核显版
以前的P后缀CPU就是屏蔽了核显而来 在Sandy Bridge时代,Intel曾经推出Core i5-2380P/2450P,之后还有IVB架构的Core i5-3550P处理器,它们最大特征就是没有内置核显。当然并非把GPU模块取消掉,而是Intel在出厂过程中就GPU质检不合格的CPU屏蔽掉核显然后挂上P后缀重新销售,降低整体成本。
8、C后缀
C代表是五代酷睿的特殊产物。在Broadwell酷睿时代,Intel又搞出了一个新花样,那就是C后缀的五代酷睿。
9、B后缀
B后缀处理器与正常酷睿处理器规格参数完全一致,改成了FCBGA整合封装,可以降低CPU、主板与散热器的整体高度,为紧凑型一体式电脑准备,如Core i7-8700B、Core i5-8500B、Core i5-8400B
二、英特尔酷睿移动CPU
1、 M后缀,代表了双核标准功耗版本的笔记本CPU。在四代或者以前的酷睿时代,性价比高,性能适中,35W/37W的M后缀的CPU一直是主流笔记本的绝对主流,如大家耳熟能详的i5-4200M,i3-2310M等。可惜到了五代酷睿之后,M后缀的CPU成为了绝唱,我们再也找不到新一代标准功耗的双核CPU,i7-4610M成为了最后一款以单线程高频率为代表的高性能i7双核笔记本CPU。
2、U后缀 随着超极本/超薄本的流行,加上笔记本端CPU竞争一家独大,Intel就大力推广节能版CPU,这类CPU就以U为结尾i78559U(TDP28W
3、H后缀
H后缀家族是十分特殊的系列 H代表了BGA封装(焊在主板)的笔记本双核CPU,产品很少,定位在大尺寸平板,一体机,一体化主板等领域,比如英特尔® 酷睿™ i7-8750H 处理器以及 i7-8850H 处理器。
4、Y后缀
Y后缀的笔记本双核CPU算是昙花一现,在Core M推出之前,Intel就推出了Y后缀的CPU如Core i7-4610Y,TDP仅有11.5W,比起U版本更加低。定位在x86平板这类对散热要求很高的平台。不过在Intel推出专门为平板领域服务的Core M家族后,Y后缀的CPU在目前不再更新。
5、QM后缀
QM代表的是四核标准电压产品 四代酷睿之前四核笔记本CPU的标准版本,比如i7-3630QM。四核心八线程,45W的TDP(部分低功耗四核版本为35W,如i7-3632QM),是游戏本标配的CPU。
6、MQ后缀
MQ后缀的CPU只存在在四代,四核心的四代酷睿一改以往的QM后缀,将俩字母调换,变成了MQ,如i7-4700MQ。TDP比三代或之前的多了2W,因为四代把电压调节器内置到CPU,需要额外功耗;MQ系列的CPU采用PGA封装,可更换升级。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游戏本升级CPU就是靠MQ系列CPU。同时MQ也有低功耗版本,TDP为37W,比如i7-4702MQ。
7、HQ后缀
HQ代表的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四核处理器,主要用于一些高端的游戏本。
8、XM后缀
XM系列代表的是旗舰级移动版四核处理器, 基本上只有顶级游戏笔记本会采用,同时也能更换。此类cpu性能强大,同时在散热和供电允许的情况下可无限制超频。
9、MX后缀
MX后缀的笔记本CPU特指四代酷睿至尊版,特点和XM一样,可更换CPU封装。
10、HK后缀 高频,不锁倍频,也就是可超频的。如英特尔® 酷睿™ i7-7820HK 处理器
而没有后缀代表标压,当然频率也没有降低,不缩水,只是不能超频。如英特尔® 酷睿™ i5-8600 处理器。
以上就是英特尔至强和酷睿系列CPU后缀名称含义。
以上内容是万老网对cpu最大处理器状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cpu最大处理器状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