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畅玩君:什么样的手机屏幕不伤眼睛。如果你经常长时间玩手机、在睡前关灯玩手机,玩手机时间一长就会眼睛干涩疲劳,那这篇文章对你就很有用处了!首先目前主流手机屏幕有两种,一种是LCD,一种是OLED。
高端手机,清一色都是OLED。比如
华为Mate 40
:iPhone 12
:OLED屏幕有很多优势:屏幕更薄、可以做成曲面屏、有屏幕指纹、日光下亮度高、更省电、色彩更鲜艳……一系列优点。但是,OLED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频闪。这就要从LOED的发光原理来解释,OLED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有机发光层。
有机发光层上每个像素,都由红绿蓝三个颜色的小灯珠组成。这些小灯珠的亮度随电压变化,电压越大越亮,越暗越不亮。通过调整电压,就可以让每个像素点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而拼凑成我们想要的图案。
注意上面标蓝这句话,既然增减电压的目的是整体改变像素点颜色。那如何通过电压,来改变像素点亮度呢?答案是,没法改。不过厂商们搞了一个骚操作:一秒钟的时间,亮半秒,黑半秒,是不是就把亮度降低50%了呢?
朋友们,没有三年脑血栓,根本想不出来这种构思。因为动动脑子都知道,把手机屏幕不断开关,搞得和爆闪一样,会超级伤眼睛。我都不用解释原理,你盯下面这个动图1分钟,你试试你眼睛受不受得了。
这个构思虽然坑的一匹,但无奈OLED屏幕实在是太香了。曲面屏、屏幕指纹、大屏占比、轻薄机身……这些东西都要依赖OLED屏幕。所以厂家们还真就用了这个缺德的办法,并且将其称为PWM调光。
说白了就是,假设将0.1秒设定为一个闪烁周期。20%亮度,就是0.08秒关,0.02秒开。
这样只要闪烁频率够高,肉眼就捕捉不到闪烁,约等于降低亮度。不过动脑子想想也知道,这时候屏幕在爆闪啊!爆闪啊!爆闪啊!虽然主观感觉不到,但实际上这种爆闪非常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干涩。
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屏幕闪烁规定,所以咱们可以参考一下LED灯具频闪标准。
一般认为,1250Hz以上的闪烁频率,被认为是低健康风险,不过手机离眼睛可比台灯近多了,这个要求只高不低。这么说吧,市面上OLED屏幕的手机,就没有一个能达到这种要求的。不过厂商们也甚至OLED这个缺点,于是他们又搞了个噱头:类DC调光。
幼儿园化解释就是,原本给你看白色,现在你想降低亮度,我不给你降低亮度,而是把白色变得偏灰一点。这样肉眼看来亮度变低,但对手机来说亮度没低,也就不会有频闪了,现在很多手机设置里,都有低亮度防频闪功能,就是“类DC调光”。
但是类DC调光真的解决了OLED屏幕的缺点吗?肯定没有啊,最多是改善了频闪,但频闪绝对还是存在的。你可以看看你手机有没有【低亮度防频闪】功能,有的话一定打开,并且尽可能减少关灯玩手机的时间!因为在被窝里玩手机,和看这张图没区别,不瞎才怪:
估计这时候有小伙伴想问了,“类DC调光”一看就是个莆田系的名字。那么真正的DC调光是什么样呢?这就要设计LCD的成像原理了,LCD手机太少,而且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