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市场调研机构StatCounter发布了一份2014年度IE浏览器的数据报告,根据其数据显示,I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出现了大幅的减少,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转投其他浏览器。与此同时,从2014年的4月份开始,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在中国则以相反的形式明显增长,4月份之后开始超越IE并主导了浏览器市场。
虽然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什么有价值的新闻,甚至有人早就习以为常,毕竟IE的疲态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显露无遗。早在2010年StatCounter发布的一份互联网市场报告中,一直以来独领风骚的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首度跌破五成,而谷歌Chrome从2008年9月仅1%的市场份额上升至2010年9月的近12%,已经开始展现出抢班夺权的巨大潜力,如今这一趋势终于演变成了现实。
关于IE节节败退的原因也有着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分析,然而我们将背景放到中国市场来看,其背后又有着一些诞生于中国本土的复杂因素包容其中。对于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来说,浏览器如同一个载体,它仿佛是一个交通工具负责引导用户接入虚拟世界,在不同浏览器纷争的背后,我们也能看到其对于整个互联网市场所带来的一些引人深思的启示。
IE失败和Chrome崛起,无法绕过的本土化关于国内浏览器市场的争夺战,我们无法回避国产化的问题。其实不论是IE还是Chrome在国内的使用频率也许都不是最高的,大量使用两家浏览器内核的国产浏览器拥有着更为庞大的用户数量,360、搜狗和QQ浏览器是这其中举足轻重的代表。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糟糕的捆绑安装策略,另一方面竟也得益于这一捆绑策略。
众所周知,IE由于其功能单一和糟糕的用户体验一直被国内用户所诟病,而由于长期的使用习惯和网银、高校网站、12306的支持等特殊原因又不能彻底弃用。而Chrome的弱点也相当明显,由于谷歌服务在国内被不同程度的阉割,其Google血统根本无法在国内施展拳脚,甚至是默认搜索引擎“竟然不是百度”也让高度国产化的国内用户无所适从,这一天然劣势也很难让原生的Chrome浏览器受到多数用户的青睐。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好本土化工作就成了关键的环节,而外来的和尚显然念不好这本复杂的经。
我所想到的一种很常见的情境是,当某用户在安装XX杀毒软件或是XX管家正在一路点确定的时候,XX浏览器就已经被安装到了电脑中,而当他打开这个陌生的浏览器的时候初期会很不适应,但后来发现这个XX浏览器既可以使用网银,也能抢火车票,竟然还很流畅,于是又一个XX浏览器的用户就这样诞生了。更为可怕的是,在不知不觉间,一个包含了杀毒软件、系统优化软件、浏览器的生态圈就这么形成了,并且厂商还可以借助在PC端的影响力或诱导或半强制性的将这一生态复制到移动端上。这是微软和谷歌这样的外来户做不到的,当然他们做不到其中有自身的原因当然也有大环境的一些限制。
从浏览器内核的角度来说,多数国产浏览器都能实现两个内核之间的切换,保证了实现所有功能的同时提供了更快速的上网速度,同时在此基础上预装了部分国内用户常用的功能插件,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也是国产浏览器抢占市场的一大核心竞争力。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IE的所经历的失败也不完全是被国内厂商的冲击,国内移动市场带来的颠覆力量也是惊人的。在过去几年,网银和12306以及其他一些陈旧的网站应用是只对IE提供支持的,这也是IE一直屹立到今天仍未完全倒下的一大原因。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网民接入网络的终端变得多样化,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了。与此同时,以支付宝为代表的国内新兴应用已经在移动端对传统领域发起了冲击,包括网银在内的诸多应用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时也开始被迫思变,在拓展移动领域的同时也对各个终端的短板做了补充,不仅支持了Chrome,就连更小众的Mac平台同样也获得了支持。这样一来让IE的优势变得荡然无存,没有了独占应用,没有本土化能力,又不具备Chrome那样高速的浏览体验,被甩在身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一天在2014年的4月份已经到来了。
垄断不是问题,问题出在了不思进取其实IE承受了这么多年的非议也是有些不公平的,社会学中有一个叫作刻板印象的概念,大意是说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它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以至于最终演变为刻板成见。国内大多数用户对IE的成见或者说对IE最深刻的印象还停留在IE6上,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也很中国化,就是盗版。IE之所以能占领市场,是因为IE在Windows系统中的预装,然而可谓是成也预装,败也预装,之所以被其他浏览器迅速超越也是因为当年的XP系统中预装了IE6,加之盗版系统中大多是关闭了自动更新的,所以导致微软的新版本IE一直被用户忽视。
如果我们回顾整个互联网发展史,会发现IE6其实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浏览器,诞生于2001年的IE6就其发布年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先进,超前,和成功的浏览器,并且在2003年前后的巅峰时期曾获得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由于windows的巨大市场份额和IE天然的预装优势,加上IE6的巨大成功让微软开始变得盲目自信,从2001年开始有5年时间未曾有过任何的更新,并且不再参与W3C标准的制定。
一直到2006年的10月份才发布了下一个版本的IE7浏览器,要知道这其中5年的时间足以让任何对手赶上并且超越。悲剧的是IE7和接下来的IE8偏偏是两款非常失败的产品,因为它们已经跟不上同时代其他浏览器的水平了,并且还存在不少的缺陷。这一情况直到2011年的IE9正式发布才有了改观,但是IE9之后的版本已经不再支持windowsXP系统,这也让IE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过渡期。随后的IE10和IE11其实是很成功的浏览器,它们在功能上已经完全能够向其他浏览器看齐,并且也做得足够简洁流畅。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加之用户对IE多年以来的失望让IE失去了扭转局面的最后时机。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IE的问题其实不是出在垄断上,垄断其实完全不是问题,而是出在了不思进取,在巅峰时期没有明确的下一步规划,导致被人占了先机,随后又托大未能快速跟进,以至于一错再错,最终无法挽回局面。这让我想起了硬件市场上的死敌Intel和AMD,双方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促成了技术的长足发展,尽管近些年AMD现在已经被Intel遥遥甩在身后,但是仍然在尽力追赶,而Intel在这种近乎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对自家处理器的更新计划,同时AMD也并没有被用户所遗忘。与硬件市场上的这对冤家相比,IE在竞争更为激烈、对手更多的浏览器市场上的托大就显得极为可笑了。
在今年年初公布windows10新功能时,一款名为Spartan的全新浏览器被一同公之于众,这款浏览器有望随着新系统的露面取代IE。问题在于,市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想扭转这么多年来用户对IE的成见,仅仅靠着把IE12改了个名字忽悠观众是根本不够的,Spartan未来的路显然还有很长。
“大而全”的重要和不重要,用户需要的是什么说完IE和Chrome的较量和结局,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浏览器市场。正如上文所谈到的,国产浏览器凭借着双内核和实用的插件吸引了不少用户。而Chrome浏览器却一直在坚持极简主义,对于二八原则的把控十分到位,什么是浏览器本身该做的,什么交给插件去做,显得泾渭分明,这一点和国产浏览器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Chrome和国产浏览器的差异归根结底在于其根本理念的分歧,目前很多国内浏览器和其背后的互联网公司将浏览器变成了工具,并且急功近利的在其中植入一些有变现可能的功能,例如各种小游戏,另外自作聪明的加入一些看似实用但是体验并不好的功能。对于这些厂商来说,浏览器是为他们所购建的整个生态圈所服务的,这其中牵扯了太多的利益问题。而这种利益还是会爆发冲突的,例如前些年的360、金山、腾讯、搜狗之间的争斗,就是建立在全然不顾用户体验的基础之上试图将对手驱逐出自己建立的圈子之外。如果把Chrome比作原生安卓,那么国产浏览器就如同是装了各种助手、管家、大师、安全桌面的安卓系统,早已不再那么纯净。圈内有这么一句话叫作“国产的浏览器人性化做的不错,但它们怎么看都不像是用来做正经事的”,这话虽然有些戏谑过了头,但也并不是全然没有道理。而与此同时谷歌则依托Chrome开发了GoogleChromeOS,一个轻量级开源操作系统,一个面向未来的云系统,试图将所有的应用都在Web中完成,这又是一个庞大的计划。相比于国产厂商那个自我封闭的小圈子,谷歌的这个圈子显然要更有雄心壮志一些。
这两种“大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一种是丰富自身功能满足用户需要,但可能会牺牲一些流畅度和用户体验,结果可能是会为自己带来更加丰厚的利益。另一种则是在“DontMakeMeThink”的原则下搭建一个大的生态,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这里面来,既保持原先的极简主义又能实现功能上的完善。至于两者之间的高下之分,笔者一时也无法下一个定论,毕竟互联网还在保持一个相对迅速的发展态势,用户的需求也在时刻发生着改变,孰轻孰重,恐怕也只有交给未来用户们作出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