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笔记法 在 OneNote 中的实际应用教程】分享给互联网技能从业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什么是“INK笔记法”“INK笔记法”示例深入理解“INK笔记法”总结什么是“INK笔记法”首先简单说一下这套方法的使用步骤。
创建一个单独的笔记本,里面有三个分区,分别是:
Inbox(收集):用来收集所有的碎片资讯,随便放在“Inbox”的某个页面里即可。Note(储存):将“Index”中的碎片资讯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的完整笔记放在“Note”里。Knowledge(主题):将“Note”中存放的笔记主题化,称为主题笔记。
有了这三个分区,就可以进行具体的应用了。
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价值的资讯时,使用任何手段记录下来。回到电脑前,将这些内容转移到“Inbox”里。定期查阅“Inbox”里的内容,梳理每一篇笔记,精简出自己需要的重点部分,存放到“Note”里,再将“Inbox”清空。创建“Note”后,定期翻阅,如果觉得里面的某篇笔记可以用来解决某个问题,就在“Knowledge”里面创建一个对应的主题,将该笔记的链接复制到主题里面。“INK笔记法”示例比如,“一册君”在B站看了一个视频,类似于“街头摄影的常用构图技巧”,感觉很帮助,就把网址存到“Inbox”里。
使用浏览器的OneNote插件,截取网页链接即可
晚上回家后,开始整理“Inbox”,再次打开这个视频,详细记录视频中提到的“常用技巧”,之后将这篇笔记移动到“Note”里,并清空“Inbox”。
非常详细的Note页
在有空的时候,翻阅“Note”,发现这个“街头摄影的常用构图技巧”正好可以用来回答“如何进行街头摄影”这一问题,就把“Note”的链接插入到“如何进行街头摄影”这个主题里面。
转换分区快捷键:Ctrl+Tab,Ctrl+Shift+Tab
还可以将诸如“陌生人沟通技巧”、“街头摄影器材推荐”、“XX网红摄影地点总结”等等“Note”加入到这篇主题里。
关联Note后,加入适量注释
深入讨论“INK笔记法”一册君”在尝试使用“INK笔记法”时,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推论。
“Inbox”就是“OneNote”中的“快速笔记”。
在“OneNote”中,网页剪辑、OneNote公众号转存、手机端生成笔记,都默认存放到“快速笔记”中。
修改“快速笔记”存放位置的方式:
插入:文件 -- 选项 -- 保存和备份 -- 保存 -- “快速笔记”分区
“Note”类似于“使用OneNote,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一文中提到的“知识点页”。
在那篇文章中,“一册君”曾抛出一个问题:
梳理了“总结页”,“知识点页”的存在是否还有必要?
红框文字,就是那篇文章提出的问题
“INK笔记法”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知识点页”类似于扩容后的“Note”。这也是为什么,“知识点页”的内容一定要足够“单一”。
而“Knowledge”更像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或者“某一个需要被输出的主题”。
可以尝试将“INK”的顺序倒过来,变成“KNI”。
如果先有“Knowledge”,即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可以由哪些“Note”解决呢?如果现有“Note”不能解决的话,平时进行“Inbox”时就要特意留意这一方面。
使用“KNI”的例子,类似于在知乎输出一篇答案。
直接从“知识点页”摘取,进行简要的编辑,就成为一篇答案了。这也是留存“知识点页”的好处之一。(注意:如果这个知识点你完全消化了,就要删掉它!)
总结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事实上,“INK笔记法”的作者不提倡“将笔记分类”这种做法。“INK”的核心在于“应用”,在于“输出”。当我们针对“某个问题”、“某个主题”想要输出一篇文章时,特别合适。
我们收集了足够的“Inbox”,将它们整理为“Note”,发现它们可以输出为一篇“Knowledge”。就是这样的流程。
不分类的话,“Note”都被生成了一个个的链接,存放在某一个“Knowledge”里。将它们存放在一个分区里就可以了。如果分区过多,就建立分区组。
随着“Knowledge”的增加,执意不分类的话,就要利用“关键字”、“标签”之类的东西,来划分“Knowledge”,这就涉及到习惯问题了。
“INK笔记法”实际效果
碎碎念正所谓,“法无定法”。没有什么方法是完美的,只有合适不合适一说。
“一册君”在使用“INK笔记法”时,习惯将“Note”等同于“知识点页”,每本“笔记本”中,都存在一个“Knowledge”分区。
比如“如何进行街拍?”这篇文章,就在“摄影笔记本”的“Knowledge”分区里。“高情商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就可以放在“人际关系”里面。
一起来“输出”自己的笔记吧!
我们不做知识的“收藏者”,我们要做知识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