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协同、AI 协作 等,未来的 Office 有这些黑科技】分享给互联网技能从业者学习和参考。
最近几个月里,「远程办公」成为了很多人的新选择。远程办公中,在线文档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都是必需品。多人协作、自动保存、无需下载客户端…… 这些优势让在线文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最近几年各类在线文档工具层出不穷,国外有 Google Docs 和 Dropbox Paper,国内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都有各自的同类产品,另外还有 Notion、Coda 等新形态的协作工具想要抢下一块「在线文档」的蛋糕。
虽然各家在线文档风头正劲,但是它们都面临一座共同的「大山」:Microsoft Office。微软的 Office 依然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办公软件。根据微软去年公布的 数据,PC 版的 Office 装机量达到了 15 亿。不仅是 PC 端,移动端 Office 的用户数量也足够大。以 Word 为例, Android 版的 Word 下载量超过了 10 亿、iOS 上的 Word 的下载量也超过了 3 亿。
尽管拥有明显的市场领先,微软也很早就看到了在线文档的潜力。 2010 年,微软将其在线存储服务 SkyDrive(OneDrive 前身)与 Office 2010 整合,推出了在线文档编辑工具 Live Office。最近几年微软更是不断为 Office Web 版推出各种新功能。不过,对于微软来说,在线文档一直都只是本地文档的补充,并没有为其确立一个单独的未来方向。
但现在,Fluid Framework—— 微软提出的全新在线协作方式,很有可能将成为改变 Office 现状的第一步。
Fluid Framework 是什么?早在 2019 年 5 月的 Build 大会时,微软就已经发布了 Fluid Framework。
图片来自于微软官网简单来说,Fluid Framework 是一种新的协作方式,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在线文档形式。相较于现在各自独立的本地 Office 工具,Fluid Framework 的核心目的在于打破各个工具之间的藩篱,为用户提供实时无缝的协作体验。
为了解释 Fluid Framework,可以用一个实际工作中的场景来说明:
现在的 Office 中,如果你需要和他人进行协作,把别人电脑上的一个 Excel 表格的数据复制到自己的 Word 文档中,你需要先让别人把表格发送给你,然后再打开 Excel 复制数据,再插入到自己的文档中,这个流程明显非常复杂。
繁杂的操作流程
在线文档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你不需要来回发送文件给对方,双方可以在线共同协作。在 Fluid Framework 则希望能更进一步,它能够实时对表格的内容进行更新。也就是说,只要把 Excel 表格链接到了 Word 文档里,当对方在自己的表格里更新内容时,Fluid Framework 就会自动把数据更新在 Word 文档内,不需要再次对内容进行更改。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微软引入了一个 Fluid Component 的概念,它有点类似于乐高里的模块,在传统的 Office 文档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表格、图片、列表等在 Fluid Framework 之下,都被转换成独立于传统文档之外的一个个的实时协作模块。
与此同时,微软还推出了一种新的文档格式 ——Fluid Framework File,即「. fluid」格式,一种基于 Web 的、与传统 Office 文件不同的、全新的文档格式。
Fluid Framework 能做什么?在 Build2019 上,微软提到 Fluid Framework 将提供三种关键功能:
提供支持的体验,支持多人以业界领先的速度和规模围绕 Web 和文档内容进行协作。提供一个组件化的文档模型,允许作者将内容分解为协作性构建基块,跨应用程序使用这些构建基块,然后将它们合并到一种新的、更加灵活的文档中。为智能代理留出空间,智能代理可与人类一起翻译文本、获取内容、建议编辑、执行符合性检查等。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已经能够大致想象出拥抱 Fluid Framework 之后的 Office 的样子。但是,对于用户来讲,最关心仍然是 Fluid Framework 能做什么?
目前微软提供了一个 Fluid Framework Preview(体验网址),供用户提前感受 Fluid Framework 下的 Office 协作。尽管它目前功能还比较简单,但我们依然能从它身上看到未来 Office 的样子。
Fluid Framework Preview 界面
Fluid Framework Preview 目前主要展示了三个功能:
创建、分享和编辑 Fluid Framework 文件,即 .fliud 文件 在文件中插入 Fluid Component 通过 @ 他人进行协作首先,通过点击左侧的文件图标,可以创建一个新的「. fluid」文件,这是一切协作的开始。
Fluid Framework Preview 创建文件
创建文件时,你需要选择对应的工作区,类似于 Notion 里的 workspace。
在文档里,通过点击左侧的「 + 」,可以实现「Add Component」(添加组件),组件包括表格、待办、图片等等。在目前的演示版里,你暂时无法对插入的组件进行拖动操作,自由调整它们的位置。
当你需要与他人协作时,和大部分的在线文档类似,你可以使用 @ 来提醒他人参与。Fluid 文件目前支持实时协作,你能实时看到别人输入的内容。
Fluid Framework Preview 实时协作
目前的 Fluid Framework Preview 所展示的仅仅是文档内的协作。对于熟悉在线文档的人来说,这些其实早已不陌生了。但微软的计划并不止于此,Fluid Component 的实时性支持跨工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打通了 Word、Excel、PowerPoint 等软件边界的组件,同时也是一个打通了浏览器、平台限制的组件。
正如下面这张图所演示的,当一个组件被插入文档之后,创作者对于数据的更新可以实时反映在文档里,即便这个文档不在自己的电脑上。Fluid Component 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模糊了本地和在线的分界,一个文档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在线的。Office 工具之间也不再独立,在 PowerPoint 里插入 Excel 表格、在 Outlook 放入 Forms 表单,这些都只需要一个 Component 就能实现,并且数据都会实时更新。
图片来自微软官网Office 的下一步在搜集各种资料的时候,我有这样的一个感受,Fluid Framework 与传统的 Office 在理念上有根本的区别。后者是一个本地时代的产物,即便推出 Office Web 这样的在线工具,也只是服务和拓展本地的使用体验。Fluid Framework 则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云时代产品,它的功能依托于 Web 云端,本地则成为了一个载体,一个承载和展示的平台。可以说,Fluid Framework 是一次对 Office 产品理念上的革新。
作为一项新技术和全新的体验,微软一口气为 Fluid Framework 列出了 10 多个应用场景。包括项目进度追踪、项目管理、会议记录、待办事项等等。同时,微软也宣布基于 Fluid Framework 的「这些功能今后能在 Microsoft 365 的各种体验(包括 Teams 中的聊天、Outlook 中的邮件、SharePoint 中的门户、OneNote 中的笔记以及 Office 中的文档)中发挥作用」。
微软对 Web 的支持并不是一件新鲜事,Edge 切换到 chromium 就是一个例子。Fluid Framework 只不过是微软在拥抱开源,拥抱 Web 上迈出的自然而然的一步。在本次 Build 大会上,微软宣布了将把 Fluid Framework 开源。这就使得外部的开发者可以打造 Fluid Component,或者将支持 Fluid Component 列入自己的开发计划之中。
其实,从上面这些我们不难看出,微软推出的 Fluid Framework 的目的是希望打破软件、浏览器和平台的边界,试图让它成为新的「文档标准」。
回溯到 90 年代,Apple 曾推出自己的 Open Doc 与微软竞争,而 Google 在推出 Google Docs 的同时还推出了实时的在线协作工具 —— Google Wave 。
Google Wave 界面,图片来自 Google然而,不管是 Apple 也好,Google 也罢,谁都不曾动摇 Office 的统治地位。最主要的原因是 Office 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文档标准。如今不管哪一家的文档工具,基本上都要提供导入和导出 Office 文档的选项,这就是 Office 影响力的体现。
不过,Microsoft Office 的地位虽然稳固,但它并不是没有潜在的对手。咨询公司 Okta 发布的一份数据 显示,尽管 Microsoft Office 365 依然是排名第一的办公软件。但在使用 Office 365 的 Okta 客户中,有 76% 的人使用竞争对手的类似办公软件,其中 28% 的人会使用 Google 的 G Suite。
Web 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 Web 的文档编辑、协作是不可避免的。尽管近年来微软逐渐加大了对云端办公软件的投入,但与 Google Docs 等在线文档相比,而目前的 Office 显然还不能满足在线协作的需求。
此次推出的 Fluid Framework,或许是微软一个寻求改变的开始,Office 的挑战者有许多,但想要真正带来革新,恐怕只有微软自己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