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实名认证什么意思呢?
6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信办)颁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的管理。新政策将网络实名制分成两大层次:一是要求App提供者对注册用户的实名制;二是要求App商店对上架应用提供者信息的实名制审核。
使用app时,用户在前台可以匿名,而后台认证则可以通过电话号码、身份证或者其他实名制内容进行,比如微信、微博认证(因为这两大平台已经实行了实名制)等都可以。
app实名认证有什么好处?
App 实名制的实现,首先是 App 提供者(开发者/运营者)的责任,实行的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用户在前台可以匿名,而后台认证则可以通过电话号码、身份证或者其他实名制内容进行,比如微信、微博认证(因为这两大平台已经实行了实名制)等都可以。
实名制中开发者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明确信息使用目的、方式和范围,必须经过用户同意;
②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意即加强用户行为监控,发现违规违法行为的,可以采取措施并报告主管部门;
③监控不可越界,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不得捆绑安装无关应用程序;
④保护知识产权;
⑤记录用户日志信息,并保存六十日,同样是加强用户行为监控的要求。
实名制中应用商店又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①对 App 开发/运营者进行真实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审核,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并向有关部门报备;
②督促开发/运营者妥善保护用户信息等;
③督促 App 开发/运营者发布合法信息内容,建立健全安全审核机制等;
④督促 App 开发/运营发布合法的应用,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 直追源头的安全锁
目前,App 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应用商店上架的 App 就超过 400 万款,并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长。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
一些开发者为了吸引用户,不顾道德底线、随意调用手机权限,侵犯用户隐私、恶意下载程序、弹推广告、偷跑流量,甚至传播暴力恐怖、淫秽色情及谣言等违法违规信息。
工信部曾在 2 月份公布了新流氓 App 黑名单,除了一些不知名的垃圾 App,像百度手机助手、阿里钱盾、QQ 通讯录、360 云盘、一键 Root 大师和 GO 桌面等下载量较大的应用也存在强行捆绑推广和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等问题。
对于用户来说,尤其是安卓用户,他们深恶痛绝的是那些流氓 App。这些流氓 App 一直都是手机系统中的顽疾,不仅会有收费陷阱,诱导消费者,而且还可以随意调用手机权限,窃取用户关键信息。不管怎么说,App 的安全问题一般都是源头问题,也就是说 App 的提供者和开发者是罪魁祸首。新规直接指向的就是 App 提供者,而平台(商店)对提供者有监督责任,从源头上加强了管控。
再者,实名制之后 App 使用者的用户行为将进一步受到合法性监控,君不见社交类 App 里各种素质底下的言论,直播类 App 里不堪入眼的视频,二手交易 App 里的坑蒙拐骗,都是由用户行为引发的,如果建立了有效的用户信息库,并且记录下相对完整用户日志信息,那么就等于“一切所为尽在天眼之下”,利用 App 干点坏事,都将有迹可循。
app实名认证有危险吗?
很多小伙伴觉得,实名制来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就感觉好像自己的手机号码、身份信息都记录在后台,自己在App上的一言一行,都有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一样。监管就监管吧,用户的信息安全有没有保障,会不会出现什么泄密门、信息买卖门之类的事件呢?
应用开发商:按照新规的要求,开发者获得信息的同时必须妥善地保护信息,并且明文禁止了未经用户同意不允许开启的功能。当然如果所有开发者都靠谱我们就无需担心这种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国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遏制那些“不合法的”、“非正常的”应用市场。
新规定同样要求国内应用商店完成自己的监管义务,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遏制低俗应用、违规应用、侵权应用有一定的作用。但话又说回来,规定目前还是在一个宽泛的空间中做责权限定,具体执行、惩处尚未落实,效果有待观瞻。
普通用户: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实名认证有利于确定身份,让商家和客户之间彼此了解和交流,有利于网络商城的开展,避免了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欺骗消费者。
实名认证是管理网络秩序采取的必要手段,也是网络实名制的必然产物。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网站要求实名注册,并通过电话认证(或向用户发送短信验证码进行验证),规范管理的同时,也是掌握相关行业营销渠道开发、客户信息的手段。
到底app实名认证这一消息是不是真的,现在还不能得到官方的正确说法,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