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课程spike是什么意思啊,乐高spike搭建教程
秒杀Prime科技套装第四部分:乐高教育秒杀Prime入门编程及搭建活动教学
2021-01-30 22:42:17
2赞
1个系列
0条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我是网易有道的员工,有道是乐高教育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所以我有机会学习一些乐高教育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不是社会上的乐高mindstorms老师,我是以一个小学男孩的父亲的视角来看待乐高教育的产品。每个人站的位置不一样,内容也会有偏差。客观与否请指正,期待深入探讨交流。
在熟悉了SPIKE Prime开箱、零件存放、硬件基础知识、软件安装和知识之后,我们开始了入门课程。
第一课:创建乐高表情符号。
通过创建乐高表情符号,我们学习基本的硬件连接,编程并使模型响应乐高教育SPIKE Prime的程序。
首先,第一次使用SPIKE Prime时,我们需要用数据线将SPIKE Prime的smart hub连接到电脑上。运行软件后,软件会升级“更新smart hub的操作系统”。请按照软件说明进行更新。
更新后,我们开始了我们的研究。
首先,在软件的主页上选择开始。
转到入门页面。在入门页面中选择“1,从此处创建乐高表情符号”。
进入课程页面,第一课会有说明,告诉我们要为smart hub创建一个小程序。
安装电池(最基本的步骤)
单击图标以连接smart hub。
可选数据线连接模式
或者蓝牙连接模式。
按照指示,拖动程序构建块“当程序启动时”
拖动“点亮笑脸”
拖动“播放警笛”,我们的节目就结束了。
点击右下角运行程序。
恭喜你,你已经完成了SPIKE Prime科技套装的第一次编程。
有兴趣的话,试着做一个不一样的有趣表情。
第二课:学习传感器和电机的功能。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SPIKE Prime的电机和传感器的使用,并让它们通过程序运行。
图形版本:
首先,在软件的主页上选择开始。
转到入门页面。在入门页面中选择“2,电机和传感器”。
进入课程编程页面,右边是课程指南的介绍。
根据说明,打开施工手册,完成传感器和电机的施工。
1.电机运动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程序对SPIKE Prime连接的电机进行编程和控制。
构建完成后,进入下一页,将大电机连接到端口c。
可以看到,这里已经有一个预置的程序,直接运行就可以了:
程序启动时,——设置电机速度,——设置电机运动次数。
您可以尝试在这里修改电机参数,例如将速度设置为20%,设置一次旋转,或者选择旋转多少度和多少秒。运行它并查看修改后的结果。
2.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电机
SPIKE Prime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感知压力或测量0-10N的压力。这里,我们通过输入按压信号来控制电机的旋转。
然后我们将压力传感器连接到端口b。
这是一个并行程序链:
当压力传感器被按下——时,设置电机速度——以启动电机。
当压力传感器松开时,关闭电机。
运行一下看看。
3.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SPIKE Prime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我们利用输入的距离判断来控制电机的转动。
这个程序可以教我们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功能。
4.颜色传感器
SPIKE Prime的颜色传感器可以测量多种颜色以及反射光。许多有趣的机器人巡逻任务都依赖于颜色传感器。
这里的程序是当颜色传感器检测到较少的颜色时,启动不同的电机。
6.陀螺仪
SPIKE Prime的smart hub内置陀螺仪,通过陀螺仪你可以测量smart hub在x-y-z Y-Z三个方向的倾斜度,如果你用Python编程,你还可以读取陀螺仪在三个方向的加速度。
在这个演示程序中,我们将学习陀螺仪的基本控制。
好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应该对SPIKE Prime的电机和传感器有了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在后面建立一个有趣的模型。我们走吧。
第三课:建立一个活动模型,一个跳虫。
这节课,让我们让模型动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跳虫。
图形版
首先,在软件的主页上选择开始。
转到入门页面。在入口页面选择“3,让模型移动,建立一个跳跃的蠕虫”。
根据课程指南,进入建筑页面
构造完成后,我们进入下一个编程页面。
与之前的蓝色运动模块相比,粉色的程序块是运动模块。在我们设置好运动马达后,两个马达可以一起工作。运行程序,看一看:
如何让跳虫跳过50cm的距离?我们要修改程序参数。不一定能马上成功。我们必须不断尝试和优化。
可以设置锻炼时间,电机转动的次数或度数等。让我们试一试。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更快的电机速度能让跳跃的昆虫跳得更快吗?如果我把它设置为70%的速度会怎么样?
我们可以找到最快的程序让跳跃的昆虫跳跃。
我们还可以优化跳虫的腿。腿越长跳的会越快吗?什么样的腿可以爬过更多的障碍?
孩子们,来试一试。
好了,完成了三个入门活动,大家对SPIKE Prime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可以进入系统的学习单元或者创造我们自己的小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