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含义是什么?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方之书”;《诗经》有“西方之人”;《庄子·让王篇》载:“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试往观焉。’”《楚辞·离骚》有“朝发轫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极” ;《楚辞·远游》有“凤皇翼其承旂兮,遇蓐收乎西皇。”姜亮夫校注:“西皇,西方天神也。西方庚辛,其帝少皞, 少皞即西皇。”宋欧阳修、范仲淹等《剑联句》:“南帝输火精,西皇降金液。”西方”“西极”“西域”皆是指周地。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南至++界,北至俄罗斯及左右哈萨克界,青海西南地域、++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
什么是东汉与西域的“三绝三通”?
“三绝三通”是指东汉政府(25-220)三次从西域撤退,又三次统一西域的曲折经历,反映了统一局面的来之不易,说明了东汉王朝对西域的经营并不是有始有终的,而是时断时续的。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王莽采取了错误的民族政策,使西汉对西域的统治毁于一旦。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由此断绝,是为“三绝三通”中的“一绝”。
第一次由绝到通:东汉初年至公元75年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西域诸国屡屡派遣使节请求内属,并请恢复设置西域都护。由于东汉政权草创之初百废待兴的缘故,西域各国的这一请求一直未能得到东汉王朝的应允。
公元41年(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莎车(今莎车、叶城一带)王贤再次派遣使者请求东汉在西域恢复都护府建置,以使西域各国在政治上有所依靠。光武帝权衡得失后,听从大司徒安丰侯窦融的意见,“赐西域都护印绶”给莎车王贤,委任其代行西域都护之权。
不久,敦煌太守裴遵上书,认为“夷狄不可假以大权,又令诸国失望”,极力反对朝廷的这一举措。于是光武帝改弦更张,重新赐封莎车王贤为汉大将军,并令裴遵强迫莎车王使者交回西域都护印绶。东汉王朝政策的朝令夕改,严重影响了莎车王对东汉王朝的态度。莎车王由此开始有意脱离东汉王朝而图谋称霸西域,从而加剧了西域的动荡。
公元46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西域诸国再次请求派遣王子到东汉为人质,期望得到东汉王朝的庇护,而光武帝却认为“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再次拒绝了西域诸国的恳请。光武帝从无视西域诸国“内属”,到企图委托莎车王代为管理西域,再到任由“东西南北自在也”的变化,说明东汉王朝在建立初期还没有形成明确而稳定的西域政策。
东汉时期谁多次出使 西域?
班超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的军事家,他两次出使西域,征服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史书上说西域三十六国,班超怎么臣服的五十多个国家呢?其中的原因是西域一共五十多个国家,经过兼并后才有三十六国。广义上说西域包括大宛、安息、大月氏、坎巨提等十几个国家。班超征服这些国家,谁的实力最强大呢?
排名第一,贵霜帝国(大月氏国)曾要与汉朝公主和亲,但被汉室拒绝了,就派七万大军万里跋涉要攻打汉朝。当时贵霜帝国是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帝国,它曾与汉朝、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并称欧亚大++大帝国。贵霜帝国鼎盛时期曾拥有50万人口,20万兵力。从版图上看大月氏帝国(贵霜帝国)并不属于西域。但是他是大月氏一族建立的,跟汉室中原有着剪不断的关系。班超征战西域各国时,贵霜帝国势力,无疑是最强大的。但是班超利用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大破贵霜远征大军。
排名第二,乌孙国。让我们再了解一下乌孙国,这个国家有十万弓兵,国力强大。汉武帝当时为了征服西域,攻打匈奴,就要联合国力强大的乌孙国。为了巩固这种联合,把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到乌孙国。乌孙国在今巴尔喀什湖东南方,人口众多。是当时西域人口最多的国家。龟兹国排名第四,相较于前面两个国家,他算中等国家,人口八万多,兵力也就二万人左右,版图在阿克苏地区。
排名第三龟兹国。龟兹国当时对汉朝很是抵触,他支持好几个国家反抗汉朝班超的队伍。班超当时智取过几个国家后,又联合疏勒、康居等国家一万多兵力,征讨莎车国、龟兹国曾派五万兵力支援莎车国,最后还是被班超打败。
以上内容是万老网对光遇西域任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光遇西域任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