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散

槲皮散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8味。

槲皮散的基本资料

槲皮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处方槲木北阴白皮4两,桃根白皮4两(细锉),猬皮灰1两,乱发灰1两,大麻子汁5升。

功能主治蛊毒下血,如烂肉片,心腹(疒丂)痛,如有物啮,若不即治,蚀人五脏乃死。

用法用量先以水5盏,煮槲皮、桃根皮,取浓汁2盏,和麻子汁。每服暖汁1盏,调乱发灰、猬皮灰2钱匕,令病人少食旦服,须臾用水1盆,以鸡翎引吐于水中,如牛涎诸蛊并出。

槲皮散(《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处方槲皮3两(烧令烟尽)。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附骨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腹米饮调下,日晚再服。

槲皮散(《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处方槲皮(去粗皮)不拘多少。

制法上切碎。

功能主治婴孩、小儿患瘰疬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煎汤,频洗。

槲皮散(《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槲皮1分(炙黄),玄参1分,蝉壳5枚,苦参1分(锉),斑蝥2-7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为度),白僵蚕49枚(微炒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瘘。出赤水,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每日空心以盐茶调下。良久以盐茶投之,小便内当取下恶物。

槲皮散相关中药材

1、白僵蚕

别名僵蚕,天虫,僵虫,僵蚕,白僵虫。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收集病死的僵蚕,倒入石灰中拌匀,吸去水分,晒干或焙干。

性状呈圆柱形,多弯曲而皱缩。长约2~5厘米,直径4~7毫米。表面灰白色或现浅棕色,多被有白色粉霜。头、足及各节均清晰可辨。体外常杂有丝团缠绕。头部黄褐色,类圆形。足8对,呈突起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色棕、黑不一,多光亮,外层为白色,显粉性,内有4个褐色的亮圈。微有腐臭气,味微咸。以条直肥壮,质坚,色白,断面光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①《本经》:“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灭黑黚,男子阴疡病”②《别录》:“女子崩中赤白,产后余痛,灭诸疮瘢痕。”“未之,封疔肿,根当自出”③《药性论》:“治口噤,发汗,主妇人崩中下血不止”④《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并一切风疾,小儿客忤,男子阴痒痛,女子带下”⑤《本草图经》:“治中风,急喉痹,捣筛细末,生姜自然汁调灌之”⑥《医学启源》:“去皮肤间诸风”⑦《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癥结,妇人乳汁不通,崩中下血,小儿疳蚀鳞体,一切金疮,疔肿风痔”⑧《本草正》:“治小儿疳蚀,牙龈溃烂,重舌,木舌”⑨《玉楸药解》:“活络通经,驱风开痹。治头痛胸痹,口噤牙疼,瘾疹风瘙;烧研酒服,能溃痈破顶,又治血淋崩中”

备注此外,用白僵菌接种于蚕蛹,使发病而成僵蛹,可代白僵蚕供药用,参见“僵蛹”条。

2、糯米

别名稻米,江米,元米。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种仁。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①《别录》:“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②孙思邈:“脾病宜食,益气止泄”③孟诜:“治霍乱后吐逆不止,清水研一碗,饮之”④《本草拾遗》:“主消渴”⑤《四产本草》:“主痔疾,(糯米)以骆驼脂作煎饼服之,空腹与服”⑥《食性本草》:“能行荣卫中血积。解芫菁毒”⑦《纲目》:“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3、槲皮

别名赤龙皮,槲木皮,槲白皮。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阳坡成疏林。分布全国大部地区。

功能主治治恶疮,瘰疬,痢疾,肠风下血。①《药性论》:“治恶疮,煎汤洗”②《唐本草》:“水煎浓汁,除蛊及瘘”③《纲目》:“止赤白痢,肠风下血”

4、斑蝥

别名斑猫,龙尾,斑蚝,龙蚝,斑菌,晏青,龙苗,斑毛,班蝥,羊米虫,老虎斑毛,花斑毛,花壳虫,小豆虫,放屁虫,花罗虫,章瓦,斑猫,螌蝥,花斑蝥。

来源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7~8月间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捕捉时宜戴手套及口罩,以免毒素刺激皮肤、粘膜。捕得后,置布袋中,用沸水烫死,然后取出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河南、广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南、云南、江苏等地。以河南、广西产量较大。

性状干燥虫体呈长圆形,大斑蝥全长10~25毫米,宽5~10毫米;小斑蝥长10~15毫米,宽5~7毫米。头略呈三角形。黑色。有1对较大的复眼及1对触角,触角多已脱落。背部革质鞘翅上有3条淡棕色横带纹。胸腹部棕黑色,有光泽。胸部突起,有足3对。腹部呈环节状,有黑色绒毛。气特异,味初辛后苦。以个大、有黄色花斑、色鲜明、完整不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②《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③《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④《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⑤《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5、白皮

别名牛千斤。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腾冲卫矛的树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山谷森林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治刀伤,水磨浓汁搽,或研细末撒患处。

6、桃根

别名桃树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功能主治治黄疸,吐血,衄血,经闭,痈肿,痔疮。①《纲目》:“疗黄疸,身目如金”②《分类草药性》:“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③《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洗可治风湿;外用消痈肿”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行血。治腰痛”⑤《四川中药志》:“行血,除胃中热;治痧气腹痛,五痔”

7、苦参

别名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苦骨,地骨,野槐根,山槐根,地参,野槐,好汉枝,地槐,山槐子。

来源为豆种植物苦参的根。春、秋采收,以秋采者为佳。挖出根后,去掉根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鲜根切片晒干,称苦参片。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平原、路旁、沙质地和红壤地的向阳处。我国各地皆有分布。全国各地均产,以山西、湖北、河南、河北产量较大。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1~2.4厘米。表面有明显纵皱,皮孔明显突出而稍反卷,横向延长。栓皮很薄,棕黄色或灰棕色,多数破裂向外卷曲,易剥落而显现黄色的光滑皮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粗纤维状。横断面黄白色,形成层明显。气刺鼻,味极苦。苦参片为斜切的薄片,形状大小不一,斜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厚约2~5毫米。质坚硬,切面淡黄白色,有环状年轮,木质部作放射纹。以整齐、色黄白、味苦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①《本经》:“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②《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亦,疗恶疮下部匿,平胃气,令人嗜食”③陶弘景:“恶病人酒渍饮之,患疥者服亦除,盖能杀虫”④《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⑤《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⑥《日华于本草》:“杀疳虫。炒带烟出为末,饭饮下,治肠风下血并热痢”⑦《珍珠囊》:“去湿”⑧《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⑨《本草从新》:“燥湿,胜热,治梦遗滑精”

8、玄参

别名元参,乌元参,黑参,重台,鬼藏,正马,鹿肠,玄台,逐马,馥草,野脂麻,元参,山当归,水萝卜。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根。立冬前后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刷净泥沙,曝晒5~6天,并经常翻动,每晚须加盖稻草防冻(受冻则空心),晒至半干时,堆积2~3天,使内部变黑,再行日晒,并反复堆、晒,直至完全干燥。阴雨天可采取烘干法。本品易反潮,应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生霉和虫蛀。

生境分布生长在山坡林下。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浙江有大量栽培,其他各地也有栽培。主产浙江、四川、湖北。此外,贵州、湖南、江西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质量好。

性状干燥根圆柱形,有的弯曲似羊角。中部肥满,两头略细。长约10~20厘米,中部直径约1.5~3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有顺纹及抽沟,间有横向裂隙(皮孔)及须根痕。顶端有芦头均已修齐,下部钝尖。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微有光泽,无裂隙。无臭或微有焦糊气,味甘,微苦咸,嚼之柔润。以支条肥大、皮细、质坚、芦头修净、肉色乌黑者为佳。支条小、皮粗糙、带芦头者质次。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①《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②《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症,定五藏”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⑤《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⑦《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备注此外,在我国北方地区尚有北玄参的根也常作玄参应用。其区别特征在花序紧缩成穗状;花冠黄绿色;叶较窄。喜生于湿润土壤中。分布东北、华北、西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