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血宝

生血宝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7味。

生血宝的基本资料

生血宝(现代标准)

名称生血宝

拼音sheng xue bao

成份制何首乌645g 女贞子807、5g 桑椹807、5g 墨旱莲807、5g 白芍645g 黄芪645g 狗脊645g。

性状本品棕黄至棕褐色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养肝肾,益气血。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神疲乏力,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等症。

规格每袋装4g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8g,一日2~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生血宝颗粒(现代标准)

名称生血宝颗粒

拼音Shengxuebao Keli

成份制何首乌 女贞子 桑椹 墨旱莲 白芍 黄芪 狗脊

性状本品棕黄至棕褐色颗粒,气微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养肝肾,益气血。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神疲乏力,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等症。

规格每袋装(1)8g(2)4g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8g,一日2~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

执行标准WS3-B-2500-97

生血宝相关中药材

1、墨旱莲

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金陵草,旱莲草,旱莲子,白旱莲,猢孙头,莲草,墨烟草,猪牙草,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风仙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蓬,冰冻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旱莲蓬,白田乌草,墨草,摘落乌,水葵花。

来源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夏、秋季割取全草,除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田野、路边、溪边及阴湿地上。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圆柱形,长约30厘米,直径约3毫米:绿褐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棱。叶片卷曲,皱缩或破碎,绿褐色。茎顶带有头状花序,多已结实,果实很多,呈黑色颗粒状。浸水后搓其茎叶,则呈黑色。气微香,味淡微咸。以色绿、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补肾,益阴。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①《唐本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②《日华子本草》:“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并蚕瘑”③《滇南本草》:“固齿,乌须,洗九种痔疮”④《纲目》:“乌须发,益肾阴”⑤《本草述》:“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理酒顶,化痰,杀螆,止痒,干水”⑦《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⑧《南宁市药物志》:“治目疾、翳膜”

2、何首乌

别名地精,亦敛,首乌,陈知白,红内消,马肝石,黄花乌根,小独根,赤首乌,铁秤砣,地精,赤敛,疮帚,山奴,山哥,山伯,山翁,山精,夜交藤根,黄花污根,血娃娃,田猪头,铁称陀,山首乌,药首乌,何相公。

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栽后3~4年春、秋采挖,洗净,切去两端,大者对半剖开,或切厚片,晒干、烘干或煮后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河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苏、广西等地。此外,浙江、安徽、广东、山东、江西、湖南亦产。

性状何首乌(赤首乌)干燥块根呈纺锤形或块状,长约6~15厘米,膨大部直径3~12厘米,外表红褐色或紫褐色,有不整齐的纵沟,凹凸不平,两端各有一根痕。质坚,显粉性。横断面淡红棕色或淡黄棕色,中心为一个较大的木心,周围有数个类圆形的异形维管束,形成云锦状花纹;干后收缩而有稍突起的皱纹。气无,味苦涩。以质重、坚实、显粉性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①《何首乌录》:“主五痔,腰腹中宿疾冷气,长筋益精,能食,益气力,长肤,延年”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气及肠风”③《开宝本草》:“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④王好古:“泻肝风”⑤《滇南本草》:“涩精,坚肾气,止赤白便浊,缩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办白癜风,疮疥顽癣,皮肤瘙庠。截疟,治痰疟”⑥《药品化义》:“益肝,敛血,滋阴。治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截虚疟,止肾泻,除崩漏,解带下”⑦《本草述》:“治中风,头痛,行痹,鹤膝风,痫证,黄疸”⑧《本草再新》:“补肺虚,止吐血”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神经衰弱,慢性肝炎”⑩《江西草药》:“通便,解疮毒;制熟补肝肾,益精血”

备注《开宝本草》记载,何首乌有赤、白之分。现代药材,除上述蓼科之赤首乌外,少数地区亦有应用白首乌者。白首乌主要为萝藦科植物大根牛皮消的块根,参见“白首乌”条。此外,江苏(南京)亦有用耳叶牛皮消之块根者,参见“隔山消”条。

3、女贞子

别名爆格蚤,冬青子,女贞实,爆格蚤,白蜡树子,鼠梓子。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枝叶晒干,或将果实略熏后,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野,多栽植于庭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及华中各地。主产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西、江西以及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卵形成椭圆球形,有的微弯曲,长5~10毫米,直径3~4毫米。外皮蓝黑色,具皱纹;两端钝圆,底部有果柄痕。质坚,体轻,横面破开后大部分为单仁,如为双仁,中间有隔瓤分开。仁椭圆形,两端尖,外面紫黑色,里面灰白色。无臭,味甘而微苦涩。以粒大、饱满、色蓝黑,质坚实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①《本经》:“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②《本草蒙筌》:“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多服补血去风”③《纲目》:“强阴,健腰膝,明目”④《本草经疏》:“凉血、益血”⑤《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③《本草再新》:“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⑦《广西中药志》:“治老人大便虚秘”

4、白芍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白芍,芍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昆亦大。芍药名称,初载《本经》,从陶弘景开始,分为白芍药、赤芍药两种。目前药材,白芍药多为栽培种,赤芍药则多为野生种,但在个别地区,如陕西所产的宝鸡白芍,亦系野生种而作为白芍使用者。根条细瘦弯曲,大小不等,栓皮及须根痕较多,质松,粉性小,断面射线不明显,品质为次。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5、狗脊

别名百枝,狗青,强膂,扶盖,扶筋,苟脊,百枝,金毛狗脊,金狗脊,黄狗头,金毛狮子,毛狗儿,金丝毛,金扶筋,金猫咪,老猴毛,金毛狗,猴毛头。

来源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秋末冬初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砂,晒干,或削去细根、叶柄及黄色柔毛后,切片晒干者为生狗脊;如经蒸煮后,晒至六、七成干时,再切片晒干者为熟狗脊。广西、浙江等地加工时每100斤狗脊加入3~5斤黑豆皮,煮至颜色变黑后,捞出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脚沟边,或林下阴处酸性土壤。分布我国西南、南部、东南及河南、湖北等地。主产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广西、广东、贵州、江西、湖北等地亦产。

性状金毛狗脊(《本草备要》),又名:金狗脊(《职方典》),黄狗脊(《分类卑药性))。根茎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8~18厘米,直径3~7厘米。外附光亮的金黄色长柔毛,上部有几个棕红色木质的叶柄,中部及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淡,微涩。狗脊片呈不规则长形,圆形或长椭圆形。纵切片长约6~20厘米,宽3~5厘米;横切片直径2.5~5厘米,厚2~5毫米,边缘均不整齐。生狗脊片表面有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柔毛;在近外皮约3~5毫米处,有一圈凸出的明显内皮层(纵片之圈多不连贯),表面近于深棕色,平滑,细腻,内部则为浅棕色,较粗糙,有粉性。热狗脊片为黑棕色或棕黄色,其他与生者相同。以片厚薄均匀、坚实无毛、不空心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肝肾,除风湿,健腰脚,利关节。治腰背酸疼,膝痛脚弱,寒湿周痹,失溺,尿频,遗精,白带。①《本经》:“主腰背强,机关缓急,周痹寒湿,膝痛。颇利老人”②《别录》:“疗失溺不节,男子脚弱腰痛,风邪淋露,少气目闇,坚脊,利俯仰,女子伤中,关节重”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毒风软脚,邪气湿痹,肾气虚弱,补益男子,纹筋骨”④《纲目》:“强肝肾,健骨,治风虚”⑤《玉楸药解》:“泄湿去寒,起痿止痛,泄肾肝湿气,通关利窍,强筋壮骨,治腰痛膝疼,足肿腿弱,遗精带浊”⑥《纲目拾遗》:“金狗脊止诸疮血出,治顽痹,黑色者杀虫更效”⑦《本草再新》:“坚肾养血,补气”⑧《南宁市药物志》:“治跌打腰痛”

备注此外,鳞毛蕨科植物的根茎,在陕西地区亦作狗脊入药,当地习称“黑狗脊”。干品状如狗脊骨,无金黄色绒毛。《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系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其根茎在湖南、江西、广西亦有作狗脊使用者。在华东、华南及四川等地则作为贯众入药。

6、黄芪

别名绵黄芪,绵芪,绵黄芪。

来源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var.mongholicus(Bge.)Hsiao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草地及山坡。主产内蒙古、山西及黑龙江;现广为栽培。

性状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7、桑椹

别名桑实,乌椹,文武实,黑椹,桑枣,桑葚子,桑果,桑粒,桑藨。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4~6月当桑椹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果穗呈长圆形,长1~2厘米,直径6~10毫米。基部具柄,长1~1.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果穗由30~60个瘦果聚合而成;瘦果卵圆形,稍扁,长2~5毫米,外具膜质苞片4枚。胚乳白色。质油润,富有糖性。气微,味微酸而甜。以个大、肉厚、紫红色、糖性大者为佳。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①《唐本草》:“单食,主消渴”②《本草拾遗》:“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捣末,蜜和为丸”③《本草衍义》:“治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④《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⑤《纲目》:“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⑥《玉楸药解》:“治癃淋,瘰疬,秃疮”⑦《本草求真》:“除热,养阴,止泻”⑧《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⑨《现代实用中药》:“清凉止咳”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