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了李存、李昌祺、李棠、李洪、李纲、李舜臣、李鸿章等诗人的作品中,东南开头的七言诗句一百句,请您欣赏。
1、东南形势风流远,吴晋山河苍莽深。——元·李存《送倪东江之上元县主簿》
2、东南形胜壮兹亭,闲共孤云野鹤登。——明·李昌祺《再用前韵柬前人二首》
3、东南形胜大藩雄,襟带江湖百粤通。——明·李昌祺《送王参政之江西》
4、东南奇迹真无数,燕子飞来江水头。——清·李棠《秋日登燕子矶》
5、东南一尉笑卑栖,小试昆邱并海涯。——宋·李洪《题云间尉厅吏隐》
6、东南王气虽方振,西北流民自可悲。——宋·李纲
7、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明·李舜臣《送傅御史归省》
8、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清·李鸿章
9、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10、东南极目无氛祲,不假横戈看阵云。——宋·杨亿《欧阳使者监和州军》
11、东南孔雀飞何远,西北高楼云自浮。——明·杨慎《寄任少海李仁夫》
12、东南任重屏藩寄,教化功深礼乐宣。——清·林占梅
13、东南半壁容巢穴,从此残棋劫未休。——清·林占梅《感时》
14、东南民力闽尤困,到日论思首及之。——宋·林希逸
15、东南民气嚣张甚,宵旰应劳仰屋嗟。——清·林朝崧《感事》
16、东南地坼同情泪,风月神交几首诗。——清·林朝崧
17、东南初日真须惜,容易流光到邓林。——清·林朝崧《次和幼春台中客寓晓起韵》
18、东南出宰才居最,畴为言扬向玉阶。——宋·林逋《送史宫赞兰溪解印归阙》
19、东南此去须行志,斗米七千人苦饥。——元·柯九思《送达兼善赴南台御史》
20、东南都会金城废,竟日湖船丝竹哀。——元末明初·梁寅《登吴山》
21、东南天阔漾归流,西北云高断寸眸。——宋·欧阳修《舟中寄刘昉秀才》
22、东南留得斯人在,半壁乾坤只手扶。——宋末元初·王义山《挽胡经干》
23、东南富贵消磨尽,留得荒村古将台。——明·王冕《过昭瑞宫次韵》
24、东南富贵是神仙,日日西湖坐画船。——明·王冕《湖上书所见》
25、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明·王冕《过扬州》
26、东南作尉本神仙,化鹤家声亦宛然。——宋·王庭圭《挽丁陶明县尉》
27、东南隐逸将成传,谁谓元稹未易攀。——明·王彦泓《云闲物外人也其幽怀元…徒然哉』敬演其意为寿》
28、东南王气萃钱塘,襟带江湖国势强。——宋·王志道《赋江湖伟观》
29、东南半壁绝通津,那有桃源可避秦!——清·王松《遣兴》
30、东南莫作三年调,红药香繁在直庐。——宋·王禹称《送王司谏赴淮南转运》
31、东南宦迹多胜游,婺女星下溪山幽。——宋·王禹称《送冯中允之任婺州》
32、东南父老忧时切,落日扶藜得重攀。——元末明初·王逢《送王季德主事祠南镇还京》
33、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元末明初·王逢
34、东南贡吏紫髯郎,一马骎骎客路长。——宋·程俱《送蒋主簿入都赴试一首》
35、东南民物应何似,大省宁无赞一言。——明·程敏政《分得言字送卢廷佐大参赴湖广》
36、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唐·章碣《变体诗》
37、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唐·罗隐《送王使君赴苏台》
38、东南彩笔钱郎旧,名士今谁列雁行。——明·胡应麟《霅钱太学懋谷过访奉赠余懋榖年家子也》
39、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宋·苏舜钦《杭州巽亭》
40、东南流注已鸣涧,西北霏微仅敛尘。——宋·苏辙《雨过》
41、东南为守慰衰颜,忧事浑祛乐事还。——宋·范仲淹《依韵答蒋密学见寄》
42、东南淮水壮波澜,鲁殿遗经树讲坛。——清·范允{钅芮}《太原阎百诗先生见示尚书古文疏证因赠》
43、东南文物古遗余,不料冠绅忽弃如。——宋·萧立之《又和》
44、东南积翠武夷峰,载酒高歌恨不同。——明·蓝智
45、东南独立倚安危,十月山城战胜时。——明·蓝智《寄贾枢密》
46、东南半壁拥波涛,保障闽疆气象豪。——清·蔡德辉《台阳怀古》
47、东南胜概未忘情,老去扁舟复此行。——宋·蔡肇《除夜宿垂虹亭》
48、东南闻诏想风流,竹马津亭待去舟。——宋·蔡肇《送朱行中守润》
49、东南久别邾徵士,岁晚寻船逆上溪。——明·虞堪《赠单子贞游云间并柬邾仲义》
50、东南直道辉青史,朔北虚怀动玉旒。——宋·许月卿《赋吴廷圭筼西亭》
51、东南自此全无事,只为期年政已成。——唐·许棠
52、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清·谭嗣同《览武汉形势》
53、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唐·贯休《献钱尚父》
54、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元·赵孟頫[fǔ]《钱唐怀古》
55、东南再守二年间,徙蜀何须问险艰。——宋·赵拚《过左绵偶成》
56、东南人物几华屋,今古乾坤一竹楼。——宋·赵时韶《贽管竹楼》
57、东南名胜白苹州,人物咸推故国刘。——宋·赵蕃《蕃来湖州连与叔骥和叔…见先给事遗墨辄赋二首》
58、东南故旧多离阔,犹喜丞能共此筵。——宋·赵蕃
59、东南地轴江天出,吴楚星疆日夜流。——明·邱云霄《是日再游金山寺》
60、东南佳气郁崔嵬,直北红尘玉辇来。——明·邱云霄
61、东南半壁成涂炭,养虎无端祸已萌。——清·郑用锡《闻警四首》
62、东南地重四明山,人在金堂玉室间。——明·郑真
63、东南父老应占气,江汉渠魁已遁踪。——明·郭奎《过庐山》
64、东南民力君知否,好为苍生着意宽。——明·郭谏臣《送辛黄二民部同年奉使江浙监兑》
65、东南文献复何人,一代鸿文制作新。——明·释妙声《奉上袁侍讲伯长二首》
66、东南地望绝尊荣,国一重来更有情。——明·释妙声
67、东南地阙多流水,西北山高少夕阳。——宋·释文珦《山居》
68、东南一路多奇观,寒拾诸公尽旧游。——宋·释行海《送云太虚禅师住台州报恩寺》
69、东南已得乾坤正,蛮貊方知夜旦分。——宋·陈傅良《登祝融峰观日出》
70、东南一尉属兵曹,洞达重门树色高。——清·陈奉兹《百丈关》
71、东南赋甲天下处,万里西风生黍禾。——宋·陈杰《扬州城楼》
72、东南战气今应息,诗酒何妨庆有年。——清·陈梦雷《登清源山和蔡虚斋先生韵》
73、东南更有春如酒,肯到明年二月还。——明·陈献章《送左秀才次韵》
74、东南风急布帆轻,长泖西来第一程。——元末明初·陶宗仪《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 华山阻雨》
75、东南赋税民罢病,荅问应知动圣颜。——元末明初·陶宗仪《送上海知县司公守道赴召》
76、东南屡岁烦民力,杼柚应归善后筹。——清·陶梁
77、东南骑马出郊垧,回首寒烟隔郡城。——唐·韦庄《虢州涧东村居作》
78、东南半壁势全收,奕奕雄关据上游。——清·韦谦恒《过清流关》
79、东南详谳得材臣,亲对天墀奉至仁。——宋·韩琦《马寻比部两浙提点刑狱》
80、东南民力知全竭,西北长城更欲修。——明·韩邦靖《感事》
81、东南民力今逾竭,好为苍生解倒悬。——明·韩雍《黄都宪叔高有总督南畿粮储之命诗以送之》
82、东南人物重毗陵,陆相声华动帝廷。——明·顾清《送冶斋先生孙君能下第南归》
83、东南佳气拥三山,台殿参差指顾间。——明·顾璘
84、东南漂泊嗟悬磬,西北驱驰费请缨。——明·黄佐《粤山诗社试茟分得清字》
85、东南更有名蓝在,莫道诸方讯已周。——元·黄镇成《庐山》
86、东南况是昭君宅,破帽题诗还独游。——清·黎庶蕃《归州》
87、东南旧美凌霜操,五月凝阴入坐寒。——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 其一十六 南庭竹》
88、东南浩劫总成灰,愁锁夔关杀运来。——清末民国初·陈虔安
89、东南王气郁如云,万里雄才独见君。——明·佘翔《赠子鲁金中丞》
90、东南信美忘宾主,词赋争雄总弟兄。——明·佘翔《重阳前一日周元孚邀同…斋言别时元孚奉使还楚》
91、东南转粟承新命,淮海扬旌到旧游。——宋·杨亿《殿院卞侍御赴淮南转运》
92、东南风动旗黄色,蒲梢天马长依北。——元末明初·王逢《七月闻河南平章凶问》
93、东南亦是中华分,蒸郁相凌太不平。——唐·韩偓《喜凉》
94、东南半壁腾王气,杞梓全材恃将功。——宋末元初·方凤《赠张叔元镇帅》
95、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宋·严羽《钱塘潮歌送吴子才赴礼部》
96、东南上流蜀之门,领略形胜斯楼存。——宋·冯时行《峡州楚塞楼》
97、东南百战良马空,安得致此真骁雄。——明·刘崧《题帖监县所藏唐人画马图》
98、东南仁气氲堪舆,武夷相望钟真儒。——宋·刘黻《代寿徐意一参政》
99、东南之望庐山英,李郎落落奇后生。——宋·吕本中《寄李怤去言》
100、东南归路将千里,高滩急峡石齿齿。——清·吴之章《归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