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菖蒲丸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4味。
茯苓菖蒲丸的基本资料
茯苓菖蒲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三)处方茯苓(去黑皮)1两,菖蒲1两,远志(去心)1两,茯神(去木)2两,赤小豆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炊饼浸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心气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熟水送下。
茯苓菖蒲丸相关中药材
1、赤小豆别名赤豆,红小豆,小豆,赤豆,红豆,猪肝赤,杜赤豆,小红绿豆,虱牳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茅柴赤,米赤豆,亦豆,虱拇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①赤小豆:干燥种子略呈圆柱形而稍扁,长5~7毫米,直径约3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紫褐色,平滑,微有光泽,种脐线形,白色,约为全长的2/3,中间凹陷成一纵沟,偏向一端,背面有一条不明显的棱脊。质坚硬,不易破碎,除去种皮,可见两瓣乳白色于仁。气微,嚼之有豆腥味。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等地。②赤豆:又名饭赤豆。干燥种子,呈矩圆形,两端圆钝或平截,长5~8毫米,直径约4~6毫米,种皮赤褐色或稍淡,平滑有光泽,种脐位于侧缘上端,白色,不显着突出,亦不凹陷;其他性状与亦小豆相似。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药材以赤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功能主治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2、茯神别名伏神,茯神木。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生境分布产地同茯苓。
性状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3、茯苓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不死面。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间到马尾松林中采取。生有茯苓的地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㈠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㈡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呈粉白膜或粉白灰状);㈢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线裂口;㈣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栽培的茯苓一般在接种后第二、三年采收,以立秋后采收的质量最好,过早则影响质量和产量。加工: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于屋角不通风处,亦可贮放于瓦缸内,下面先铺衬松毛或稻草一层,并将茯苓与稻草逐层铺迭,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然后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如此反复3~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干燥处晾至全干,即为“茯苓个”。切制:于发汗后趁湿切制,亦可取干燥茯苓以水浸润后切制。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切制后的各种成品,均需阴干,不可炕晒,并宜放置阴凉处,不能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
生境分布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性状茯苓个呈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由数两至十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常附有泥土。体重,质坚硬,不易破开;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或淡红色,内层全部为白色,少数为淡棕色,细腻,并可见裂隙或棕色松根与白色绒状块片嵌镶在中间。气味无,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块,色白细腻而有粉滑感。质松脆,易折断破碎,有时边缘呈黄棕色。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4、远志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葽绕,蕀蒬,棘菀,苦远志,小鸡眼,小草根。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或晒干。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抽去木心,即为“远志筒”;较细的根用棒捶裂,除去木心,称“远志肉”;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名“远志棍”。
生境分布生向阳山坡或路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主产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此外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性状①远志筒 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②远志肉 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③远志棍 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1)祛痰开窍:用于痰阻心窍之神昏痰盛及精神失常,可配菖蒲、郁金。(2)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常配茯苓、酸枣仁。①《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②《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③《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④《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⑤《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⑥王好古:“治肾积奔豚。”⑦《纲目》:“治一切痈疽。”⑧《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⑨《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备注此外,尚有一种宽叶远志的根,也作远志使用,习称“土远志”,《滇南本草》称之为“甜远志”,参见“甜远志”条。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